2022年2月18日
每年春節愛遊花市,今年城中取消了花市,新正年頭,就寫個劇場關閉前上演,傳統春遊「花田會」喜劇,讓大家輕鬆一下。
粵劇老戲《花田八喜》,1957年大年初一首演,取材自京劇《花田錯》。原名叫做「錯」,意頭不好,當年賀歲劇要大家「喜」氣滿堂,編劇唐滌生把它改名為《花田八喜》。此後,廣東大戲沿用這個喜劇名稱,寓意各位觀眾,皆大歡喜。
愈錯愈笑料連篇
人生總是會出錯,為了挽救做錯的事,可能帶出一件又一件更大的差誤。《花田八喜》就因為各種巧合與錯置,鬧出笑料連篇。挑起衝突的是周通,意圖解開困局的是春蘭。藝術總監尹飛燕派給吳國華和林貝嘉兩新秀,擔演這兩位關鍵人物。
事緣俏丫鬟春蘭陪伴小姐劉月英(陳玬橦飾)花田會遊春,邂逅舉人卞磯(文華飾),一見鍾情。春蘭欲替小姐牽紅線,沒料到僕人懵六(楊奕衡飾)認錯人,誤請來周通做姑爺。
周通這個地方小霸王,喜出望外,乘機硬來迎娶。春蘭連忙安排卞磯扮女人,偷偷來跟小姐商議對策。就這樣,連續幾回「烏龍」愈擺愈大,笑料愈鬧愈多。最「嚴重」者,莫如周通手下衝入劉家,搶走喬裝的「假女人」卞磯做新娘,以及月英弟弟(黃鈺華飾)趕往救人,把周通妹妹(吳思穎飾)誤作「女裝姐夫」搶回家。混亂中春蘭資助卞磯盤川,讓他上京赴試。
環繞着性別錯置,情節誇張搞笑,卻又似乎推進得「順理成章」。
最後,卞磯高中狀元,與月英終成眷屬,月英弟弟將錯就錯,與「救」回來的周通妹妹締結姻緣,大團圓收場。
上天開了個玩笑
這戲不算什麼新題材,然而,廣東老戲往往有個特點,戲不一定好看,卻總有些地方展現戲曲某種特色。
《花田八喜》裏林貝嘉的春蘭,就表演了紥腳戲,和搓線趕造綉花鞋的舞台程式。她聲線清脆響亮,條件不錯。以後多踏台板,就要進一步學「做戲」。以搖舟上場訪書生為例,唱着「挑燈遠眺,怕見青蛙跳,蟲又叫」,可以配上怎麼樣的表情做工,「演」出當下心境?
生角文華「反串」卞磯扮美,應該是最惹笑環節。男主角是女文武生,喬裝賣花女後園會佳人,變回演員真人的性別。戲台上談情的本該是一男一女,外表則打扮成女女,然而,他們真人的性別又的確是女女。若抓住性別雙重顛倒的元素,過程自然充滿喜劇感,可惜「他」演來過於「認真」令趣味不夠強。
周通一張鴛鴦臉譜,一半俊臉,一半花臉,誇張他的惡形惡相,但又不全是個大壞蛋。吳國華個子、扮相都合適,只是對引發笑料的台詞和動作,未能駕馭緩速節奏,掌握觀眾笑的時間。當然,同台的搭配必須接戲及時,時機不對,就不好笑。
不是人人適合演喜劇,不經意間流露喜劇感實在很難,多少要講天份。新秀還未抓到竅門,幸而大家都做到謔而不虐,沒胡鬧過頭。
從另一角度看這喜劇,上天給小霸王開了個大玩笑,他以為飛來艷福,喊打喊殺去搶親。春蘭不肯躺平任由欺凌,設計卞磯扮女人,意外地製造了搶錯新娘,搶錯姐夫,使周通好事成空,很難說那不是天意要鋤強扶弱。笑樂聲中,始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撰文 : 張敏慧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農曆年假後椎間盤突出復發 原因竟與過年活動有關 |
上一篇: | 反對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