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6日
恐怕沒有懸念了,別說開年飯,疊埋心水一直待在家中過情人節和元宵吧。一對小情人早前還問我2月14日名店套餐的意見,現在要盤算Plan B及Plan C。無意跟他們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見暮食,掃興說話多說無謂,着他倆趕快找間酒店Staycation,那一夜召喚Room Service,我能幫忙的是給予叫外賣的意見。
這算不算「跨家庭聚會」?記得政府發言人曾經發出新聞稿:「鄭重呼籲市民減少社交接觸,避免在節日期間進行跨家庭聚會,以防止疫情擴散。」過情人節應該不容第三者席位吧,沒違反限聚令。
更多元化
經歷兩年突如其來的禁令及圍封,很多人已由先天下之憂而憂,練成既來之則安之的處之泰然,事關很多家庭時刻儲備足夠冷凍食材,加上速遞外賣相當便捷,食是不愁的。農曆新年前後,四方八面送來的蘿蔔糕,佔據了雪櫃不少空間,也是大半個月內每隔兩三日的重要食糧。
「收到這麼多蘿蔔糕,好心你分給我們啦,遲早食到你……」多年來都有好友不時用非常尖刻的語言批評我不肯分甘同味,奈何已經食到上癮,恕難割愛。況且每一底的味道都不同啊,品嘗過程一旦遇上出乎意料的驚喜,吃得特別滿足,更何況一年一次啫,對自己寬容一點,才找到人生真情趣。
得承認在食的問題上常貪戀已知的舒適區,煎是死牛一邊頸一成不變的技法,只想着在十多樽不同品牌的XO醬及橙色辣椒醬中挑選,煎好蘿蔔糕便蘸來吃,便自欺欺人以為口味已千變萬化。直至上星期廚藝師傅李文基點醒,「煎得多,炒下啦!」
其實炒蘿蔔糕不是新事物,前兩個星期才去K11 MUSEA的Chatterbox Cafe,也吃了新加坡風味的黑醬油炒鮮蝦蘿蔔糕,或者因為沒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沒想過照辦煮碗炒來吃。基哥一言,且教了兩道散手,反正手頭的蘿蔔糕多的是,於是立即落鑊。
其一是先把蘿蔔糕切成豆腐膶般大,余均益辣椒醬不能少,並且準備好酸酸甜甜的亨氏茄汁對沖辣度,先炒好蘿蔔糕,然後落辣椒醬兜勻,再下茄汁翻炒,辣椒醬與茄汁份量多寡,沒有準則的,端視個人口味,然後落韭菜。基哥說:「生葱、熟蒜、半命韭菜,韭菜不用全熟。」
第二種炒法用上他調配的豆豉醬,豆豉以櫻花蝦、陳皮和瀨尿蝦乾磨粉炒成,極之惹味。今次蘿蔔糕切成雪櫃冰粒般大小,可以的話糕粒每一面都煎香,然後落豆豉醬,加大火力兜炒,將豆豉醬的香味逼入蘿蔔糕。
這兩種炒法其實是蘿蔔糕再加工,但夠晒五光十色。宅食的處境,多玩花款是苦中作樂的好方法。
(編者按:梁家權最新著作《沒有星星的美食》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雄獅勝之不武 香島流芳萬世 |
上一篇: | 中外皆聞名 爽口甘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