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14日

占飛 忽然文化

你有沒有窮人思維?

疫情之下,全球財富不均的問題日趨嚴重。全球不平等實驗室近期發表的《2022年全球不平等報告》顯示,全世界人口中最富有的10%,擁有了全球近八成財富,另一方面,全世界最窮的五成人口僅擁有全球約2%的財富。報告指出,2020年是億萬富翁的財富歷來增幅最多的一年,成為富豪們的「黃金年代」。

全球收入最高的10%人,個人每年收入為87200歐羅,而全球收入最低的50%人,每年個人平均收入為2800歐羅。

疫情期間,世界變得更兩極化,在2020年,億萬富翁的財富總共增加超過3.6萬億歐元,同時有1億人加入極端貧困的行列。雖說命裏有時終須有,但為什麼富人愈來愈富,窮人卻愈來愈窮?

貧窮不單是個人的原因,還有很大的客觀因素如原生家庭、社會制度、機會運氣等。不少人都盼望自己有朝一日會發達,Steve Siebold是一位白手興家的富翁,他花了25年觀察1200位千萬富翁,發現一個人的想法影響其擁有多少財富。他把富豪的共通點輯錄成書,名叫《富人是如何思考的》(How Rich People Think)。找出窮人和他們思維的分別,並從中歸納出窮人的思維。

首先,窮人不認為自己可成為富翁。相反,會成為富翁的人往往有一些疑問:「為什麼不是我?」「如果我能解決別人的問題,為什麼我不該拿到一筆財富?」這些信念,驅使他們努力朝夢想前進。

眼界不同

窮人只想賺夠退休金,有錢養老。有錢人會把眼界放在如何用財富影響世界。在Steve Siebold的書裏,他認為一般人其實都有足夠條件去賺到花不光的錢。

窮人認為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與成功、賺錢必定不能兩全,因此需要作出犧牲。其實,兩者可以兼顧。窮人一般想要穩定收入,但富豪會選擇以工作結果來釐定的回報,例如自僱。

「窮人思維」過分着眼慳錢及節儉,令自己錯失良機。富豪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賺取更多的錢及投資上,讓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花錢。把時間花在省錢上,即是沒有「用金錢換取時間」和「進行長期自我投資」的意識,平時基本的衣食住行開銷已經應付不來,耗費了大量的心智努力在各種瑣碎又沒有什麼價值的事情上,捉襟見肘的生活限制了窮人的眼界。

想建立財富,必須要有清晰目標、具體計劃及明確的死線。大部分人做事時一心多用,結果兩頭唔到岸,很輕易就去改死線。富豪做事的時候都是一心一意向着目標前進,並規定限期。

中產階層容易入不敷支。賺的錢不多,不得不花費所有收入來維持像樣的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富人積極開拓多種收入來源並把收入投資在自己身上。與其着眼消費及儲蓄,不如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賺更多錢;窮人享樂行先,富豪肯花時間去學習、進步,才變得更成功。

窮人認為有高學歷才能當有錢人。「窮人思維」最大的弊端是不懂得投資在自己身上。優秀的人尊重學歷,但也知道學位並非變有錢的先決條件。解決問題、獲得報酬,富人不斷重複這個過程。贏家不是等待事情發生,而是讓事情發生。一旦定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就會立即開始行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際關係影響深遠,與誰作伴或會影響你的資產。成功人士普遍認為思想是有傳導性的,接觸成功人士,可幫自己擴闊思維並增加收入。

階級局限

窮人不了解不熟悉各行各業及社會運行規律,在資訊匱乏的情況下,缺乏信心,無法向前邁步;有「窮人思維」的人往往站在一個較低的位置,這種階級局限性,令人不知道高處有什麼風景。

「窮人思維」的另一傾向,是鑽研「投機」,想找到那些發財的偏門門路,把自己的血汗錢盲目地投入不懂的領域。相反,富人的「錢」,實際結構是各種各樣的資產,包括股權、債權、不動產等。

錢會不斷貶值,而優質的資產會不斷增值。富人消費,是把一種形式的資產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資產,例如是投資房地產,真正吃飯購物等消費性支出在其中所佔比率相當小,資產增值的速度完全可以覆蓋消費。

「窮人思維」會令人貪小便宜,希望不花任何代價或只付出一點點就得到好東西,但便宜背後也許有陷阱,如參加超低價旅行團後發現是購物團、排隊幾小時等免費派發東西卻被推銷者咬住唔放。

窮人喜歡緬懷過去,在不幸和沮喪中掙扎。有錢人會把夢想、目標和想法投射到未來。窮人會為自己定一個較低的期望值,令自己不會失望。不過,有錢人會把期望值定得較高,並不怕任何挑戰。

窮人追求安逸。不少人都喜歡留在舒適圈,富翁會不斷學習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保持身心安穩。將期望定得低,會限制個人發展。長期貧窮,長時間處於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大腦的潛意識會慢慢形成習得性無助,做任何事情都沒辦法改變現狀。

要想擺脫這些困境,開始時就應該定一個稍為有挑戰性的目標。一般人都會以「如果」、「早知」等藉口自怨自艾,好像人生的不幸,就是錯失10年前這個機會。其實只要立即行動,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保持樂觀,隨時思考新的機會,股票太貴買不起就買ETF,多嘗試創新思維,也許一個決定就能改變未來。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