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
我有幾件從中學穿到現在的外衣,至今還稱身,款式永遠合時,其中一件是在倫敦高雲花園Floral Street買的Paul Smith毛衣,最適合聖誕節及新年。我穿着它到Nottingham Castle,碰巧城堡內舉辦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展覽,有Sir Paul超過1500件展品。場內義工主動向我們介紹這位在諾丁漢成長的時裝設計師,我拉開大衣興奮地說:「這就是Paul Smith出品!」頓時把他嚇一跳。
展覽複製了Sir Paul在七十年代諾丁漢Byard Lane開設的第一家店舖,面積只有9方米。他小時候想當專業單車手,15歲輟學後到織衣倉庫當跑腿,原因是空閒時可以練習踏單車,他說:「倉庫工作唯一令人愉快的就是上班和下班。」他在17歲遇上交通事故,6個月康復期間無法再進行操練,卻在酒吧認識了藝術和設計學院的學生,令他從工人階級放眼到時裝界,發現了自己的興趣,一步步學習剪裁和縫紉,然後到Savile Row學習做男裝。展覽牆壁上有他感謝妻子Pauline Denyer的心聲——假如在1969年沒有遇上念皇家設計學院的Pauline、沒有她鼓勵的話,也不會發展自己的品牌。
有一個展覽室掛滿了Paul Smith過去50年別樹一格的男女裝,大部分是調皮幻彩的圖案,即使是黑色西裝,裏面lining也要用上花布,所以除下外衣也會令人眼前一亮。Ted Baker有類似風格,可是在英國只屬於中價貨。
展品中還有Paul Smith跟其他公司合作的製成品,包括Leica照相機、Evian礦泉水樽、Caran d'Ache木顏色筆,城堡的紀念品店更放着七彩條紋的MINI Cooper汽車,小孩子特別喜歡。位於諾丁漢Willoughby House的五層時裝店入口,兩旁放了胡桃夾子和應節的裝飾物,所有細節都用心去做。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阻尼感 |
上一篇: | 擁有愈多,愈搞不清想要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