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
冬至,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全年日照最短日子,在古時這是皇帝祭天祈福之日,加上農民耕作已經收成,百姓為慶祝一番會吃得比較好。今時今日,正所謂「冬大過年」,香港人依然重視冬至,在這天一家人齊齊整整地吃一頓冬至飯,溫馨團圓。最近一所名廚掌舵的粵菜館開業,以傳統功夫菜和精巧手藝聞名,趁着下星期冬至來臨,不妨與家人一起探尋珍味!
位於銅鑼灣時代廣場的「悅」,以功夫粵菜作為主打,並取各國食材及烹調手法融會貫通,要在創新改良和保留傳統之間取得平衡,便靠大廚的功力。
店家的行政總廚歐陽松基,在行內極具名氣,入行超過40年的他,曾於「福臨門」掌廚長達20年,期間遠赴日本9年擔任當地「福臨門」的主廚,其廚藝精湛多變,精於烹調鮑參翅肚等經典手工菜外,同時喜愛鑽研各地新穎食材,重新演繹傳統粵菜。
特色雙葱醬汁
雞是廣東人最愛的食材,亦是過節時必吃的菜式,歐陽師傅放棄傳統的白切雞、豉油雞,而將炸子雞改良做成「脆皮葱油雞」,令味道層次更加豐富。整道菜以炸子雞為基礎,用上新鮮的龍崗雞,吊起風乾5至6小時至雞皮乾透,將雞炸至八成熟後,再以約50度滾油不斷淋炸雞皮約三百多次,令外皮更脆口、更金黃。雖然雞肉炸得美味,但配角的乾葱醬及青葱油更加精采,甜甜的乾葱醬香口惹味,而青葱醬則帶清新口感,兩者一濃一淡,將已起骨的炸子雞蘸點乾葱醬及青葱油同吃,更能突顯雞隻的鮮味,加上雞肉做得相當嫩滑多汁,叫人十分驚喜,吃個不停!
粵菜講求不時不食,冬天是白蘿蔔的當造期,歐陽師傅便用上比本地白蘿蔔更鮮甜的日本大根,做成「高湯千絲日本大根」。別以為只是簡單的高湯浸大根,大根要切成粗幼均一的幼絲,並捲成完美的橄欖形,極考師傅的刀功及手藝。切好大根絲後先汆水,再以濃雞湯煨煮,調味後將其盛起細心捲起,形成欖形狀,最後放入高湯中即奉上桌。大根在金黃的高湯中盡顯晶瑩剔透,一入口,先嘗到的是湯汁的清甜,隨之而來是大根的甘甜美味,給味蕾帶來極大的享受。
在這兒當然可以品嘗歐陽師傅的招牌菜式——「鳳吞燉頂裙翅」、「生拆蟹肉官燕蒸乳酪」等,但要傳承粵菜,創新亦不可缺,歐陽師傅創作的前菜亦相當精采,一道「金沙鴨紅」可謂色香味俱全,不可不吃。
師傅將台灣鴨紅切成丁方,蘸上薄薄的粉漿後炸至香脆,再混上鹹蛋及牛油調配的醬料,焦脆與柔軟兩種口感同時在齒間綻放,而鹹蛋的鹹鮮味更添惹味。
另一道甚受歡迎的前菜是「梁溪素脆鱔」,這道無錫名菜原是以新鮮鱔魚做成,歐陽師傅則將主角變「素」,以冬菇代替鱔魚,效果更是維妙維肖。師傅先要揀選差不多大小的冬菇,剪成幼絲後撲上生粉,以60至70度油溫炸約30分鐘,直至逼出所有水份成為天然冬菇乾,最後裹上茄汁、意大利陳醋等做成醬汁,口感鬆脆,味濃汁酸,冬菇有脆鱔的口感,驚喜十足。
池塘中金魚餃
店家有出色的粵菜,同樣亦有精緻的點心,由入行逾40年的陳世輝主理,陳師傅大有來頭,他曾經是新濠天地譽瓏軒及澳門永利宮的點心總廚,除了傳統點心外,更擅長創作賣相精緻的作品,以吸引食客的眼球。最吸睛的必定是「海中龍皇伴金魚餃」,將裹入蟹肉及蝦肉餡料的澄麵麵糰做成金魚形狀,放在上湯的「水池」中,加上食用花、杞子等點綴,猶如塘上金魚般精緻。至於「艷紅龍珠雞粒粿」的荔枝造型亦相當逼真,外皮由糯米粉及澄麵混合而成,內裏則是已調味的雞肉及冬菇餡料,包好蘸上紅色脆米後炸香,口感像煎堆般,入口香糯,餡料醬汁豐富。無論是菜餚還是點心,足見兩位師傅耀眼奪目的功夫,為餐廳呈現別樹一格的美味粵菜。
海中龍皇伴金魚餃
將蟹肉蝦肉餃捏成金魚形狀,放在上湯的「水池」中,加上食用花、杞子等點綴,猶如塘上金魚般精緻。
脆皮葱油雞
起骨炸子雞做到皮脆肉嫩,蘸上自家製的乾葱醬及青葱油,一濃一淡,更能突顯雞的鮮味,叫人驚喜!
高湯千絲日本大根
選用較清甜的大根,切成粗幼相若的條狀後煨煮,再捲成橄欖形,最後放入高湯,湯汁清甜更能突顯大根的甘甜美味。
金沙鴨紅
台灣鴨紅切成方塊,蘸上薄薄粉漿後炸至香脆,再混上鹹蛋及牛油調配的醬料,焦脆與柔軟兩種口感同時迸發。
艷紅龍珠雞粒粿
仿荔枝的外皮由糯米粉及澄麵混合而成,內裏則是已調味的雞肉及冬菇餡料,入口香糯,餡料醬汁豐富。
梁溪素脆鱔
以冬菇代替鱔魚,以60至70度油溫將冬菇絲炸成冬菇乾,裹上茄汁、意大利陳醋等做成醬汁,口感鬆脆,味濃汁酸,驚喜十足。
撰文:區佩嫦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阿爾巴尋白松露(下) |
上一篇: | 好彩有李小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