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大放厥詞,竟然說什麼「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甚至等於「日美同盟有事」,警告中國大陸如果採取軍事冒險行動,等於走向經濟自殺的道路。
如此言論,囂張跋扈,難怪我最敬仰的中華第一春媽、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急召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抗議,聲稱相關言論為「台獨」勢力撐腰,日本沒資格對台灣問題說三道四。華春瑩警告小日本,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走愈遠,否則必將玩火自焚。
安倍雖然擺明着跟北京抬槓,立場南轅北轍,但日方和中方所用的詞彙邏輯其實有共通點,極具異曲同工之妙。這邊說,你這樣那樣等於自殺;那邊說,你那樣這樣必將自焚;說穿了,彼此互相詛咒對方自己PK死。由此就能夠理解,何以中國外交部最令人耳熟能詳的戰狼式說法是狠斥對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安倍晉三無疑是「妄議中國內政」,可是他早已退下首相職位了,算是一位過氣人物,「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的言論會得到現屆政府的官方認證嗎?安倍雖是前首相,但有一點必須明白,日本的政治生態是派閥領袖足以左右大局,沒有派閥支持,任何人都難以擔任首相。安倍辭職後,「令和大叔」菅義偉之所以能夠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接棒,正是因為得到幾個主要派閥支持,安倍所屬的清和政策研究會是其中之一。
清和政策研究會是自民黨的最大派閥,本來的會長是細田博之,所以又名為「細田派」。現在會長人選有變,細田博之當選眾議院議長,不能再擔任黨內派閥領袖,於是乎,安倍晉三接替細田博之,成為清和政策研究會會長。新的派閥領袖誕生了,那就是率領「安倍派」的安倍晉三。
作為一個派閥領袖,安倍的妄議不可等閒視之。
(編者按:林創成最新著作《嚮往發呆4──伴疫歲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