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20日

馬揮 人云我云

所欲與所惡

嗟來之食的故事,見於《禮記.檀弓下》。齊國大饑荒,餓死甚眾。貴族黔敖在路邊擺放飲食施捨飢民。「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餓者)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這個「衣袖遮面、穿破鞋」(蒙袂輯屨)的「餓者」,寧餓死也不接受「嗟來之食」,是否小題大做?黔敖施捨飲食時傲慢囂張,無疑過分,但「餓者」說他餓到離死不遠,皆因他「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可見當時施捨飢民的不止黔敖,呼喝飢民的亦不止黔敖。世風如此,能獨怪黔敖嗎?

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曾子不贊同「餓者」的做法。黔敖態度差,「餓者」拒絕施捨,無可厚非。但「餓者」肯「從而謝焉」,可以推斷:黔敖已改變態度,甚至可能已認錯。若然,那「餓者」應接受施捨啦!

孟子沒有直接評論此事,但他在《告子上》談到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後,曰:「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不)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認為:人人都怕死,但在「餓者」心目中,尊嚴乃是「所惡有甚於死者」。「餓者」寧願死,也不接受任何「一簞食,一豆羹」的嗟來之食,為保個人尊嚴故。姑勿論這對不對,孟子讚賞有所不為而不惜捨棄生命的操守,並指此操守「人皆有之」。他接着痛罵有人連「餓者」也不如,為了「萬鍾」、「宮室之美」、「妻妾之奉」而「無所不為」,斥責彼等「此之謂失其本心」。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