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28日

李至南醫生 健康專題

影響生活多方面 預防治療 減偏頭痛

每年9月的國際偏頭痛關注周(Migraine Awareness Week),全球各地都舉辦不同活動,以提高大眾對偏頭痛的認知。偏頭痛在香港十分常見,卻往往被人忽視。其實它與傷風感冒的頭痛有很大分別,原因在於不斷發作的偏頭痛可以造成巨大破壞,不但顯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質素,更對家庭、工作和社交產生難以想像的影響。近年有更多研究發現,偏頭痛發作與腦內神經傳遞物質有關,並可透過調節這些物質減少發作,幫助患者重拾正常的生活步伐。

以往本地曾進行調查,揭示大約每8個人便有一人患有偏頭痛,女性患者更比男士多3至4倍,並多影響較年輕的上班一族。很多因素也可以誘發偏頭痛,例如壓力、荷爾蒙變化、情緒、睡眠質量等,飲食亦是常見的誘發因素,如攝取過多鹽份、味精、朱古力及芝士等都可令患者的頭痛發作。

雖然偏頭痛的成因未明,但近年研究顯示,偏頭痛的發作與三叉神經有密切關係,當三叉神經受刺激而釋放一種名為降鈣素基因關聯胜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簡稱CGRP)的神經傳遞物質時,便會引發腦血管的炎症反應,並引發各種偏頭痛的症狀出現。

病發過程四階段

臨床上,偏頭痛發作的過程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通常在頭痛發作前一至兩日出現,患者的情緒會顯得較為暴躁、食慾不振或心情不佳。由於症狀不算明顯,有時患者未必察覺這些可能是偏頭痛即將發作的徵兆。

第二階段會發生在約三分一的患者身上,他們會出現一些偏頭痛的典型先兆,例如出現閃光等視覺症狀,亦可能是大腦訊息、感覺及言語等狀況。第三階段就是劇烈頭痛來襲,痛楚可以集中在單側,也可以兩邊頭一起痛,而痛楚會隨着心跳呈脈動(pulsating),一般可持續數小時至長達3日,患者更可能有怕光、畏聲及嘔吐等情況。最後第四階段是頭痛退卻,但情緒則仍未能回復。

偏頭痛發作時,除用藥止痛,患者往往需要一個安靜及幽暗的地方獨處休息,靜靜等頭痛退去,才會舒服一點。這時外界再多的關心反而會加重負擔。

可想而之,每當偏頭痛發作,症狀足以令患者無法正常操作,更遑論打點生活或執行工作,有些患者便因為請假太多而失去工作,又或要轉換工作。有些女士更因偏頭痛而無法照顧子女和家庭,加添壓力下偏頭痛更頻密發作,形成惡性循環。

偏頭痛發作時,患者可利用止痛藥或收縮血管藥物紓緩症狀。然而,若偏頭痛經常發作或已演變成慢性偏頭痛,即每個月有一半日子都受頭痛困擾,就要考慮接受預防治療,一方面是要避免病人因為大量使用止痛藥而出現肝及腎功能受損等副作用,另一方面亦要阻止患者因過度依靠藥物止痛而形成依賴性頭痛,屆時患者不吃藥頭痛便反彈,服用劑量亦要不斷提高才能止痛,令治療更加棘手和複雜。

針劑副作用較少

目前偏頭痛預防治療有不同的方案,醫生需要與病人商討,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傳統的口服藥物,如乙型阻斷劑(Beta blockers)、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抗腦癇(Anti-seizure drugs)及抗抑鬱藥物,患者需要每日服用藥物才能收效,若以為頭痛發作才吃便沒有效用。由於這些藥物並非為偏頭痛而設,故此副作用會較多,部分病人無法承受而要終止治療,而治療亦需一至兩個月才逐漸見效。

另一類預防治療是注射形式的CGRP拮抗劑,主要透過阻截CGRP作用而達到預防偏頭痛發作的功效。臨床研究數據顯示,CGRP拮抗劑達到治療目標的比率,即頭痛日子減少五成以上。相對傳統藥物,針劑的副作用相對較少,最常見是針位紅腫痛,亦有小部分人可能有便秘。

一般針劑療程通常以4至6個月為一個周期,每個周期完結時醫生會評估病人情況,再決定後續治療。很多時病人接受治療後,頭痛發作少了,使用止痛藥的數量亦大為減少。

李女士便是好例子,患偏頭痛近10年,近兩年因為升職,工作加重,又要照顧家庭和小朋友,承受的壓力愈來愈大,頭痛發作的次數也愈加繁密,所用的止痛藥劑量亦不斷提高。她試過口服藥物的預防治療,但因呆滯及反應遲緩等副作用而無法繼續,改用針劑治療後,發作次數少了很多,生活亦逐步恢復正常,讓她終於再次展現笑容。

勿胡亂服止痛藥

最後提醒市民,如果經常出現頭痛,千萬別強忍或胡亂用止痛藥處理便算,應盡早求醫,確定頭痛的源頭以對症下藥,才能阻止頭痛對生活帶來影響和困擾,即使是偏頭痛,亦可以利用有效的治療控制。另外,已確診偏頭痛的患者若出現從未試過的劇烈頭痛,又或頭痛的情況與以往有分別,也應及早做詳細檢查,以免延誤處理或會耽誤治療時機。

撰文 : 李至南醫生_腦神經科專科

 

[信健康] 關注偏頭痛影響生活,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