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
竹二建良(Nima Dorji)是不丹人,他來港定居已逾10年,正職是唐卡藝術家,師承父親Thinley Norbu,他的家族作為唐卡畫師有七代歷史,祖父輩以至他自己,畫遍不丹多間寺廟的牆壁,最早可追溯至十四世紀。
來港的契機是他在家鄉認識了現在的老婆──Lam Lam。香港人Lam Lam當年於不丹做流浪狗義工,相識3個星期後,他就向她求婚。沒有戒指,也無鮮花,而且她比他大9年。因不丹不鼓勵國民跟外國人結婚,他在婚後亦喪失家族土地繼承權,更不能再享有該國全面的醫療福利。然而,竹二建良在所不惜,只因他覺得Lam Lam較不丹女人真性情。
在以下訪問,他除了介紹唐卡藝術,也談到不丹何以被指為最快樂的國家。而這最快樂的國家背後,竟有一個匪夷所思的陰暗習俗──night hunting。
居港逾10年,竹二建良謙稱自己不大會廣東話,但他隨意說了幾句,發音相當準。
唐卡(Thangka)是藏語的音譯,可理解為「卷軸畫」,多用礦石顏料作媒介,畫的內容與藏傳佛教密不可分,常有佛教吉祥圖案、咒語、修行符號等,是一種具備宗教功能的藝術品。「這些顏料來自喜馬拉雅山,在不丹的文化,我們認為喜馬拉雅山是純淨和神聖的。」
竹二建良拿出一個木盒子,裏面整整齊齊的放着不同的礦石。這些礦石顏料十分昂貴,他指一塊略小於拳頭的硃砂礦石,價值就達2000港元。當然硃砂的身份是作為紅色的顏料。
他指不是所有唐卡都用礦石顏料,「例如我去為一間寺廟畫壁畫,是無可能用礦石顏料,否則成本會太貴。」其他可替代顏料有現代的塑膠彩。
那不丹有沒有寺廟沿用礦石做壁畫顏料的?
竹二建良與太太異口同聲說:「只有很舊的寺廟才會用,例如淡心寺(Tamzhing Monastery,1501年興建)。」
竹二建良指,唐卡最常見到的是藍色,因要用它來描繪天空。「天空有很多象徵意義,例如心境、情感、大自然、潔淨。」
家族七代繪畫唐卡
元創方(PMQ)的Wheel of Life工作室早前有他的展覽。作品色彩鮮艷,隨便談到不同動物的背後意義,他指:「雞、蛇、豬,依次代表貪、嗔、癡。貪即貪心,嗔即怒氣,癡即愚昧。但在唐卡見到『雞』不一定只代表貪心,很視乎個別畫作內容。」在畫中人方面,「不同菩薩,拿着不同法器,皆各有含意,例如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若祂拿着一把劍,就代表把愚昧斬走。另一些法器如花瓶、花、碗、鈴等,其中花瓶可代表長壽。」他指,不丹、西藏、尼泊爾等地在圖案方面的理解各有分別,「不丹用的是竹巴噶舉(Drukpa Kagyud)派系。」
竹二建良的作品,遍布不丹的不同廟宇,其中包括不丹東部的Shing Jong Monastery,以及在首都亭布(Thimphu)的政府大樓「宗堡」(Dzong)。「基本上,它是遊人的景點,所以公眾都可以看到。我畫的是1080個長壽佛。」他笑道。
竹二建良的家族作為唐卡畫師,有七代傳承歷史。他也是由父親一手訓練而成的。「小時候,父親在家工作時,總要我和哥哥坐在旁邊畫畫。時間很長,常常由早上畫到下午。我們其實想逃走,因感覺畫畫是一種懲罰。」一直到他10歲,「我突然發覺,我較其他同學的畫功好太多了。」
因為自我感覺良好,於是他在空餘時間也執起畫筆。「我11歲時,不論龍、鳥的動物圖案,已很能掌握。」再過多兩年,他的父親讓他正式登場,在受委託的廟宇內畫正式的唐卡壁畫。
中學畢業後,竹二建良擔起帶領家族事業的任務,「父親那時為政府工作,有點像香港的區議員,處理村內的規劃。哥哥則要繼續學業──佛學,因此我也沒什麼選擇,只能代父領軍去。」
自從約10年前他來到香港,哥哥回去替代他。「哥哥已還俗,他結了婚,有個小孩。」他家有五兄弟姊妹,只有他們兩個男丁。
要他比較香港與不丹的生活,竹二建良首先強調,不丹的生活十分簡單。「我們的社區很小,有家人、朋友。我們沒有工作壓力。」回想最初來港,他憶述:「最初數月真是很開心。香港對我來說,有太多新事物──高樓大廈、地鐵,甚至交通燈!」
居港後曾情緒崩潰
不丹沒有交通燈,「到現在都沒有」。竹二建良坦言。該國當然有車,「車要讓路人先過,在繁忙時段,有專人指揮交通。」那,不丹有沒有交通意外呢?他和太太鄭重地點頭,Lam Lam更直言:「必死無疑!」原來是該國多懸崖之故,至於車子撞傷途人的事件,「也有,不過我們的車速很慢。我駕車通常開每小時40至50公里。」
Lam Lam邊笑邊指着丈夫,「有次,在香港的地鐵裏,他問我那些衝上車廂的人們,究竟所為何事?他又會問我,為何城裏的人那麼不快樂?」
竹二建良接口道:「在香港日子長了,我漸漸明白到,為了生存,香港人要準時返工。而在約一年後,我也體會到(大都市的壓力),我一度情緒崩潰,而且也有思鄉病。於是我做冥想、課誦,才慢慢調節過來。我也了解到,人生最重要是什麼?是活在當下,享受眼前所有,生活會水到渠成。」
頭一年在港生活,他不單沒有工作,也沒有繪畫。因Lam Lam已有居所,生活都是依賴太太,「但他會煮飯給我吃。」她補充。
適應了香港的節奏,及在Lam Lam全家人的支持下,竹二建良決定做回老本行,成為一個唐卡藝術家。兩人成立了工作室,他繪畫作品,而Lam Lam則充當其經理人。
Lam Lam較他年長,竹二建良覺得沒有問題,還說在不丹,無人介意女方較男方年長的,「他有對已婚親戚,女方較男方年長19歲。」Lam Lam認真地說。當然,竹二建良在未認識Lam Lam前,也跟不丹姑娘約會過。
但他指,太太勝在真性情。「不丹的女孩在約會時,只會展示最好的自己。但Lam Lam不同,當她生氣就生氣,要吵架就吵架。」
至於Lam Lam的戀愛史,「我不太約會香港的男人,他們太複雜,有些男人是married but available。不丹男人的想法較簡單,較願意從一而終。」她對不丹男人讚不絕口,還說他們是最好的。
相識3個星期後,他向她求婚,沒有戒指和鮮花,只有一個簡單的問題。Lam Lam回答:「好呀!」
曾經有調查指,不丹是世上最快樂的國家,竹二建良認同嗎?
他點點頭,「雖然我們的醫療談不上先進,但是免費的;教育,即使讀到大學,只要你能憑成績躋身入公立大學,也是免費的;假如你沒有土地,政府會為你提供土地。」只是,假如你娶一個外國女人,「不丹政府不會再為你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你不能繼承家族的產業,你也不能打政府工(不能晉升及在國安等部門工作)。」但顯然地為了Lam Lam,他覺得一切都值得。
撰文:譚淑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違法習俗 |
上一篇: | 三類人不宜為眉毛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