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6日
人生旅途中能遇上伯樂,的確既幸運又幸福。擁有25年入廚經驗的San Antonio Roy Capillan(Roy),年輕時代捉緊得來不易的工作機會,卻因一次失誤而明白廚藝的博大精深。此後Roy努力地撰寫筆記、發奮鑽研廚藝,終於獲得恩師認同和賞識,從而踏上光明的廚路。
如今盡得師父真傳的Roy,常懷感恩、喜樂之心入廚,透過自家修成的獨門「秘技」,盡展令人回味無窮的牛油果菜式……
K11 Musea雖不乏高級食府,但亦有不少價錢相宜、環境輕鬆的餐廳。從尖東站J出口前往商場B2樓層,穿過Food Court的人聲囂鬧,靠向左手邊轉入蜿蜒的商場走廊,一直沿路走到盡頭,氣氛靜謐悠閒的Avobar就在眼前。
主打牛油果菜式
名稱中的「Avo」代表牛油果(Avocado),不難想像餐廳食物飲品均以牛油果為主題:餐廳來自英國,視牛油果為King of Superfood(超級食物之王),2019年進軍香港。Roy說:「其他地區出產的牛油果又硬又苦,我只用墨西哥牛油果,香味更濃,入口creamy而帶甜味。」無論餐廳特製的牛油果果醬、牛油果牛油及牛油果荷蘭醬(Hollandaise),每日全人手新鮮製造,食材配搭獨特而健康有益。
Roy身形扎實而充滿活力,源於他的健康生活態度,「每天早上6至7時起床,就到街上跑10公里,完成後梳洗上班——我想食客不希望一位肥胖大廚為他們製作健康食物吧。」幽暗叢林般的餐廳裝潢,大量熱帶植物裝飾,感覺自然放鬆,Roy在餐廳最深處的Open Kitchen來回穿梭,神情專注的工作。
與記者對談時,Roy笑容可掬,感覺易於親近,或許由於他來自菲律賓、天性熱情好客的關係,「父母在1978年時已經來港打工,我卻一直在菲律賓成長,直至20歲。後來媽媽覺得我『大食懶』,勒令我自力更生,所以來香港找尋工作。」1995年時收入較高的工作,只有當廚房學徒一途,在朋友介紹下,Roy加入位於置地廣場的意大利餐廳La Trattoria Cucina Italiana,並幸運的遇上人生中的伯樂──餐廳老闆兼恩師Donaldo Soviero il Padrone。
懂得發掘員工的潛能,正是好老闆應有條件,Chef Donaldo不單從年輕的Roy身上感受到他對食物的熱情,更幫助他事業起步,「起初我對食材一無所知,很多原材料也沒見過。某天,Chef Donaldo叫我到大型冷藏庫找翠肉瓜及雅枝竹。我衝進冷藏庫,沒把食物認出來,儍呼呼走出來對大廚說:『沒貨了。』」Chef Donaldo當即勃然大怒,親自走進冷藏庫把食材找出來,並將他痛罵一番,「之後我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空閒時研究廚藝知識,將沒見過的食材繪畫於筆記簿上。」2000年前的手機既不普及亦無拍攝功能,唯有將所見所學用紙筆自製「秘笈」。
難忘師父的情誼
自學期間,Chef Donaldo發現Roy的手繪筆記,對他的努力不懈另眼相看,主動送他到意大利廚藝學校學習,「當時學習生活相當刻板。學校位於翁布里亞,周圍只有山脈及丘陵,沒有五光十色的生活,沒有商場可以逛街,我只有集中精神在宿舍中溫習。」Roy沒詳細講述意大利學習生活,但他學會如何將不同食材配合,令菜式更有變化。一年後,他回港繼續在Chef Donaldo麾下工作。
工作5年,Chef Donaldo決定舉家搬到夏威夷開創新事業,Roy並未跟隨離開香港,「家人在香港生活,我沒法子拋下他們。其實我的確有點後悔沒跟隨恩師離開,卻促成我變為獨立自主的廚師。」從恩師身上,他學會對食物品質的嚴格要求,對廚藝技術的熱切追求,以及對工作的全心全意。儘管他倆分隔異地,亦經常互通訊息。雖恩師已辭世兩年,Roy依然定期為Chef Donaldo太太送問候,可見他們彼此感情深厚。
就算先後於Panevino Cucina Italiana及42nd Davis Restaurant等不同餐廳工作,25年來從學徒時期養成的好習慣,從未變改:每天提早回到餐廳準備,只因Roy對工作的熱愛,「雖然11時才開舖,我通常8時就獨自回到餐廳開工,直至收舖為止──雜莓抹茶班戟的自家製雜莓醬,每日的慢煮需由我預先準備;或是24小時自家醃製三文魚,我得親自監察──我希望每次客人光臨均充滿驚喜。」從招牌Cobb沙律、牛油果多士、各款鹹甜班戟,以至牛油果特色漢堡,由擺盤、刀功、食材新鮮程度,無不經過悉心安排,大家就明白Roy以多年經驗所烹調的菜式,絕對值回票價,亦對恩師當年的悉心栽培有所交代。
撰文:胡海德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