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3月3日

陳海昌 北狩錄

以鄉音吟誦詩詞

談起詩詞吟誦,記得以前買過一冊台灣出版、附以錄音帶的好書,裏頭收納了七八位老師宿儒的錄音,各以自己的鄉音吟誦唐詩,精采極了。記得有湖北、湖南、江西、閩南等地的方言,也有客家話,可借獨缺粵語。

現在網上很容易找到蘇文擢、何叔惠、江獻珠等名家的粵語吟誦,至於其他方言,找到較珍貴的是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用常州話吟誦的錄音。最可惜的是把錄音放上網的有心人,往往配上一些中國古琴或古箏音樂做襯托,原意可能是增加氣氛,減少沉悶的感覺,但我總認為是畫蛇添足,更令人分心。

若問何以要用鄉音來念唐詩宋詞?首先,上述那些方言都較接近中古漢語,保留了入聲、合口韻母等特點,更吻合詩詞的平仄格律。再者,詩詞裏頭蘊含豐富的感情,如果不用母語來念,哪能打動自己?

文首提到的那本書後來被朋友借去,回說丟失了。此書早已絕版,我連書名也記不清,想補買也不成,而那位朋友後來聽說成為香港中文老師的楷模,我偶爾翻翻他寫的東西,原來竟是什麼論說文十八式,抒情文十格之類像拳術散手的東西!聽說這才是現今中文教學法的主流。

隨便拿起坊間的教科書一看,課文如只是短短的一首律詩,背景資料竟可佔據十頁八頁:詞語解釋、作者生平、寫作手法等等,圖文並茂,好像必要讀過這些才會讀懂作品。

我從未教過中學國文,對教學法的優劣無從置喙。但敢肯定,學生如果不經過誦讀一環,詩詞文章必如水過鴨背,更遑論像傅聰般入心入肺,一輩子難忘。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