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
英國封鎖令持續,理論上我每天可以外出一次散步做運動,出入不離開家5里範圍內,就不犯規。但是挨過2月第一個星期的風雪後,連連大雨叫我寧願躲在家裏做蝸牛。英國人樂意接受這種天氣的能耐,大抵是與生俱來,不容易後天養成。封鎖下,日常生活都離不開那台電腦,早上起來上網做瑜伽,跟着下廚煮一頓吃兩餐,餘下的時間就在互聯網上打轉。光看我的日曆,這虛擬世界的活動繁多,似乎與年輕時做牛做馬、有事沒事都要開會一樣。其實不然,模擬活動內容要有吸引力,我才會花時間坐在電腦前面。譬如葡萄酒協會的買家網上談酒莊、談葡萄酒配餐;倫敦經濟學院的LSE Festival一連6天的研討座談會,主題環繞怎樣創造新冠肺炎後的新世界;倫敦書評London Review of Books每月都有作家新書推介答問會;《金融時報》周末版3月中也有網上節,題目由經濟、政治到文化;還有母校芝大也有定期網上座談,可惜很多因時差關係不能參加,除非由香港分校主辦,像2月中的「亞洲當代藝術由新德里到北京」,就在香港晚上舉行。
這種生活沒有電腦或者Wi-Fi,當然不行,但沒有電視則完全沒有問題。做芝加哥居民那十幾年,也有看電視的習慣,特別是周末,男人不需外出公幹,星期天早上的時事論壇節目:Meet the Press、Fareed Zakaria GPS,我們一定捧場。NBA籃球季節,我不會錯過任何一場playoff賽事。搬來倫敦以後,雖然已經第4個年頭,感覺卻仍屬過客,每天繼續聽紐約公眾廣播電台WNYC和它轉播的BBC電台節目,所以對英國電視台頻道和節目,一概目不識丁。最諷刺的還是我熟悉的幾個英國電視節目,譬如Doc Martin、Grantchester、Downton Abbey等,都是多得當年在芝加哥收看美國公共廣播服務PBS電視的結果。
現在無論電視或電台新聞都要靠電腦,因為我家沒有電視機,也沒有買電視牌照。多次收到有關當局的公函,恐嚇隨時會來我家作突擊檢查,如發現我無牌看電視,或用電腦、電話收看電視直播,可判最高罰款1000英鎊外,還有判做階下囚的可能。在這疫症橫行期間,政府怎樣會有資源去抓無牌看電視的市民?上網自然在谷歌找到答案,原來電視牌照部已經把這突擊檢查任務,外判給一家叫Capita的上市公司,它是英國最大的商業流程承包商。查牌隊伍上門查訪時,如果用戶假裝不在家或拒絕訪問,Capita會向法庭申請搜查令,總之非常認真。
復課潛在危機
日日追看新聞,只不過想知道什麼時候解鎖。不敢奢望去歐洲大陸,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希臘⋯⋯都可以等,但是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威爾斯有太多地方近在咫尺,卻未曾相識。想去看朋友、想去餐廳吃一頓飯,就算是村口的小咖啡室也好,想去喝一杯咖啡或茶⋯⋯這麼卑微的一個願望,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誰也說不準,約翰遜與他的內閣,各懷鬼胎,只管拿着「跟隨科學意見」當令箭,不知道是真無知還是欠缺政治籌碼。最新消息是,約翰遜證實學校最快要待3月8日方會重開,大家會在兩個禮拜前獲得通知,讓老師和家長有充分時間準備。同時亦有報章報道,英國醫療總監Chris Whitty對首相這個計劃不敢苟同,認為讓1000萬學童與教職人員同日返回校園是自找麻煩,尤其是今日5至12歲孩童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率最高的一群,復課會為幼小學校帶來很大壓力。封鎖下我們感受的壓力又如何?
撰文 : 劉群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調整計分制度 提升腎臟移植成功率 |
上一篇: | 《狂舞派3》的清與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