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中國古代詩人墨客透過文房四寶「紙筆墨硯」賦詩作詞、繪畫寫字,藉以寄情抒懷,道出所思所想。從古到今,現代人欲抒發情懷,除了利用文房四寶,還可使用互聯網發帖、拍片,甚至創新地活用美食作為載體。
本土甜品藝術家Jay(吳靖婷),為糕餅賦予藝術詩詞、畫作,以表達自己對世情的感受,以及抒發對香港的情懷,冀望食客「讀詩賞畫」時,能夠引起彼此間的共鳴。
近日太古城誠品書店一樓開設了一家Pop-up Store,在「百芳池上便當」對面:BYJ.HK棲身於小小的一隅,店面配置含蓄內斂,只有少量美輪美奐的手繪圖畫,以及一台小小的蛋糕冷凍櫃,內裏放着款式不多的糕點。然而,每件馬卡龍、甜批或脆批上的圖案,全是獨一無二,沒有任何重複,「為免浪費了食材,餅店製作產品時,只會集中某一個味道生產,賣完一批才會生產另一批補貨。」小批量生產能減低每日丟棄食物的情況,Jay說寧願顧客在Pop-up Store看過實物或瀏覽網上平台後,才預訂新鮮產品,以免失了預算。
今年26歲的Jay,經營餅店生意已3年多,她坦言於大學三年級時,已經開始甜品的業務,「我大學主修中文,但非常清楚畢業後,不會當老師或報刊記者、編輯,因覺得這類型的工作規範太多。大學二年級某天,我忽發奇想,想賣字賣畫,可是未必有人欣賞,但香港人愛吃蛋糕甜品,為何不將詩詞及潑墨山水畫,與我們最愛的食物合二為一,因此就開始手繪蛋糕的創作。」雖然Jay表示,之前想過當社工,亦曾打算於此領域攻讀碩士,可是最終依然選擇開創屬於自己的甜點事業。
為同志群體發聲
創作需要靈感,就算食物創作,也需要言之有物,Jay說:「學生時代每天接觸的詩詞歌賦,以及現代新詩及散文,就是我的靈感根源。比方說,一個紅色的蛋糕,我會聯想起愛情,就會為蛋糕創作一個愛情故事。」
浪漫主義的創作,當然容易引起別人的共鳴,但實際上Jay不只要當詩人詞人,她希望透過糕點,支持社會上不同界別人士,例如LGBT(同志群體)社群。除在網上平台主動發聲外,為社群創作蛋糕,也是一種直接的支持,「曾經有一班客人要求我們創作一個生日蛋糕,送給一位男同性戀朋友。雖然壽星仔從未對朋友表明自己的性向,但他們早就清楚,因此希望透過蛋糕,表示對他的支持及鼓勵。」Jay本身支持LGBT社群,當然二話不說的答應,並以最能代表LGBT的彩虹七色,利用抽象潑墨手法製作蛋糕。壽星仔心領神會,深受感動,還特地WhatsApp給Jay,多謝她的支持鼓勵。
為了建立蛋糕生意,Jay努力報讀各種對製作糕點有幫助的課程,考取不同證書,只為研發在蛋糕上繪畫及寫書法,「我的研發階段可分為三部分:首先研究如何在鏡面蛋糕上,利用『潑墨』技巧,令蛋糕上的雲石花紋做得更自然。因為我創作的蛋糕,大部分以雲石花紋為基礎背景,所以必先掌握此技巧。同時間,做蛋糕也不能缺少唧花技巧,我本身也喜歡花卉,也就考取了KCDA韓國豆蓉裱花蛋糕導師的資格。」當然,空有外表但味道不佳的話,蛋糕也難以令顧客接受,所以她又跑去學調酒。一來她愛喝酒,二來通過調酒,深入了解如何配搭不同令人喜愛的味道組合,最後順利考取調酒師的資格,這就是她定義的第二個階段。Jay為打好製作蛋糕的根基,足足花了一整年的時間,研究剛才提到的範疇,時間、精神的投放,可見一斑。
除了裝備自己,她認為餅店風格與香港人喜歡的味道,必須為創作甜點的考慮之列。馬卡龍味道一向甜膩,某部分香港人不太接受,Jay就對味道作出創新組合,「因為餅店以中國風為主題,我就創設烏龍茶、竹炭芝麻及芋頭麻糬3款味道。有別於法國傳統杏仁或朱古力味道,我希望可以為顧客帶來以清新自然、不會過甜的感覺。」另一個難度來自馬卡龍上畫圖案:因為表面範圍相較於正常蛋糕面積要細得多,但餅店圖案風格非常細緻,因此落筆要準、手要夠定,才能維持人手繪畫的品質。
提起繪畫,其實Jay起初只以潑墨雲石蛋糕為發售基礎,之後才慢慢發展出不同的繪畫風格及技巧,「賣了一輪雲石蛋糕,我就開始把山水畫的元素,加入蛋糕創作之中,這就是第三期研發階段。幸好出身於中文系,我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機會欣賞不同的中國藝術品,因而比較容易明白箇中神髓何在。」Jay一有空閒時間,就會練習書法及繪畫山水畫的技巧,同時間聘請兩位畫家,與她一同研究在蛋糕上繪畫的技術,希望在更短時間之內,將手繪蛋糕及甜點產品推出市場,「一個人只有一對手,研究成果有限,所以希望找到更多的幫手,與我一同研究更多新方式創作蛋糕。」
喜歡與學生交流
Jay在一年前開展「蛋糕教學」,雖然有其商業考量,但同時間希望與學生交流之中,令創作有更多突破,「我喜歡與人溝通,與幾位學生一同上課,比起自己獨自做餅更加有趣;另外,與學生一同做餅,在交流的過程中,有時會為我提供更多新靈感。」正所謂「教學相長」,教導學生的同時,他們不受限制的意念,對Jay或會有所啟發。她更期望有一天在學生之中,找到一個青出於藍勝於藍的,為她分擔一下工作,不過暫時還未出現。
開業3年,Jay發現顧客光顧不單是追求糕點的外觀及味道,其實也同樣希望餅店能夠照顧他們的情緒,這點令她感受甚深,「美學觀點各人也不同,有時候客人也會不滿意我與畫家的創作。他們表達不滿時,確實有點洩氣。如情況許可的話,我們也會為他們重新再畫另一個蛋糕。我認為客人到來購買的,除了蛋糕本身,也希望帶走一份開心愉快感覺。我們務求令顧客第一眼看見蛋糕的感覺,是滿意的。」
Pop-up Store營業至2021年3月尾。在經濟低迷的當下,Jay與兩位畫家毋懼疫情反覆,在工作室用心為愛香港愛民主的顧客,提供創意不斷的甜品蛋糕。
撰文:胡海德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