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17日

洪之韻醫生 快樂之韻

和小朋友討論疫情

由今天開始,筆者成為《信報》健康版的專欄作者,感到非常榮幸。筆者今年醫學院畢業20周年,成為兒科專科醫生也有13年。希望能夠和大家分享一些醫學最新資訊和診症時的所見所聞,特別希望為大家分析一些常見的誤解,好讓受疾病所困的小朋友獲得紓緩和適時的診治。如讀者有兒科的醫學問題,歡迎提出一起討論。

雖然離開政府醫院的工作崗位超過10年,原來私家醫生的工作都可以很多姿多采的。現在,除了負責照顧診所的小病人,也會負責醫學教育的工作,包括到香港兒童醫院為醫護人員,包括急症室醫生、助產士、在職培訓的兒科醫生、兒科專科護士等等,教授有關新生兒急救的課程。直至今年7月,在疫情稍為緩和時,依然有幸能夠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醫科生提供兒科的一些臨床培訓,直接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horror stories與未來的醫生分享。同時,我是兩個女兒的媽媽,她們都到達發展性格和品行的重要階段。看着兩個娃娃成長,明白到孩子是我們的希望。

在這個嚴峻的疫情下,除了成年人,原來小孩子都有自己的憂慮。有些小孩子可能因為思想成熟,會意識到生死的問題。和小朋友討論疫情,梳理一下大家的情緒,總比將問題鎖在心裏較為健康。為人父母,可以考慮為小朋友討論以下幾方面:

照顧好身體的重要性:原來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是自己的健康。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應該從小養成這個習慣。

照顧好心理的重要性:咬緊牙關,面對逆境依然能夠找到生命的可貴、人性的光輝, 才能夠在逆境下一起堅強的捱過去。

照顧好別人的重要性:原來在社會上,生命可以影響生命。要有良好的公民意識、公德心,誠實及正確的態度面對問題,才能夠帶給自己和別人幸福。試想想,有哪一類人你必須將問題坦誠相告?答案就是:你的醫生。

感謝所有前線醫護人員、食衞局、衞生署、環保署等專業為疫情勞心勞力,特別向張竹君醫生及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疫情下緩解心情,支援貼士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