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1日
味道圖書館由PMQ及文化人歐陽應霽聯手打造,當中收藏了逾3000本覆蓋世界各地飲食文化的著作,絕大部分為歐陽應霽的個人收藏。市民可以每年600元(無限進出)或每季300元(限入場10次)登記成為會員。會員可在館內看書、工作,以記者是日(平日下午)到訪,只有兩個會員在看書,感覺十分悠閒。
會員亦可以出席不同活動,例如是「一爐一會」──此活動原意是疫情底下,不少人家居環境狹窄,只能有一個爐灶煮食,因此菜式也限以一個爐灶來煮,「可以很簡單,但不能簡單到煮即食麵。」何利利簡介說。例如其中有一天就由影星蘇麗珊為大家做肉餅,何利利則準備白飯及靚湯。現場觀眾可一齊吃飯之餘還能作飲食文化交流。
會員用餐費用僅50元,街客則收100元,絕對是街坊價。不過,此活動最近因疫情及限聚令而暫停上門食飯,大家只能夠隔住個芒來「聞飯香」。
在「一爐一會」之前,上址另一活動名為「家傳食譜」。「我們以往在家吃父母煮的菜,感覺太理所當然。」因此早前味道圖書館就策劃了這活動,希望邀請不同界別人士來分享家傳食譜,並將它傳揚開去。「曾經有一對母女來煮豉油雞,這是那位母親的拿手小菜,從中亦可見到她們的感情要好。因母親廚藝了得,啟發了女兒這方面的興趣,後來女兒去藍帶廚藝學校學煮西餐、整麵包,回頭煮給母親吃。這某程度來說像一種回饋。」何利利感動地說,這對母女通過做菜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另一對母女則做了蒸排骨、蒸鯇魚腩、煎薄罉,何利利留下筆記:「是日金句:『家傳食譜就是無食譜』。也是真的。唯有我們自己記下吧!」
撰文:譚淑美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