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7日

張綺霞 訪談錄

大生圍魚塘養魚50年 女漁戶馮香蘭只怕美景消失

在中國的淡水魚大量運來香港發售前,本地原本也有不少魚塘養淡水魚,供應港人食用,時移世易,本地魚塘雖然大減,面積仍超過600公頃,還有一群老漁民堅持用傳統方法養魚,大生圍土生土長的馮香蘭正是其一。

近年她不僅養魚,還與香港觀鳥會合作,幫助推動「香港魚塘生態保育計劃」,借出場地搞藝術節,製作茶粿招待來賓,更不時帶領學校導賞團,解釋魚塘生態。她坦言,現在養魚不賺錢,旁邊的魚塘紛紛賣掉,陸續荒廢,自己仍堅持,只是怕眼前的美景消失。對於無人繼承,她坦言也擔心不來,只希望在有生之年,推動人們多重視環境保育。

人稱「蘭姨」的馮香蘭養魚近50年,辛苦帶大5個孩子,至今仍每天在塘裏工作,長年被陽光洗禮,71歲的她皮膚黝黑,身手仍很敏捷,有氣有力。靠雙手維生、扎根土地的人,總是樂觀和自信,無論外面環境如何變換,她仍自在地在魚塘過活,經常哈哈大笑。

受訪當天,天氣酷熱,記者早上9點半跟她見面時,她早就完成工作。每天從6點開始,她就踩單車繞魚塘巡視,拖出大袋麵包皮,放到小艇上,划到魚塘中央讓魚啄食,麵包皮相當重,她倒做得輕鬆,「一個塘要落6包」。他們堅持用傳統方法養殖,向麵包廠買入麵包皮,又不時鏟掉塘邊雜草,這些都是魚喜歡的美食。到快要收成打撈、即行內俗稱的「刮魚」前,她就會落下花生麩製作而成的麩餅,有豐富蛋白質和油份,魚吃後也長得特別肥美。「蒸烏頭時有很多黃油流出,都是花生麩造成的。」到夜晚10點左右,她會再到魚塘巡邏,確保魚仍健康,飼料已吃完,打開增氧機,才回家睡覺。

興盛期年賺三四十萬

元朗一帶的魚塘養殖業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興起,居民築壆圍海,把泥灘沼澤變成可耕地,最早是種植鹹水稻,後來耕地被改成更賺錢的魚塘,除了養鯇魚、福壽魚等,村民也會到附近海域捕捉烏頭魚苗放進塘中,塘水偏鹹,烏頭更肥美,「元朗烏頭」之名不脛而走。

馮香蘭的父親馮明在戰後由番禺移居香港,租用大生圍的農田種植水稻,她記得「做女」時,一邊落田,一邊唱歌,每項工作都要根據二十四節氣進行,「種到十三四歲,就沒有田了。」大量農地及魚塘陸續被收購,建成錦綉花園。「我們看着它發展,看着它發達。」

沒有了田,她借了別人的身份證,13歲扮16歲,在香港紗廠打工。二戰後人口大幅增長,對淡水魚的需求也增加,農地紛紛改成魚塘。她的鄰居陳家就經營着3個魚塘。1973年,她走過隔壁,就跟陳家的兒子結婚了,過程並不浪漫,她笑道:「一起長大,相處多年,有天他說結婚就結了,無咩所謂。哈哈!」

丈夫做貨車司機,她幫老爺打理魚塘,七十年代是養魚業最興盛時期,忙得透不過氣。錦綉花園在八十年代開售,當年被收購農地的村民,可用優惠價買入單位,但他們都沒興趣。「那時沒有人想到要買樓收租,那邊也不好住,你看房子長那樣子看到都倒胃口,寧願住自己搭的水棚,更自在,那時搭屋也沒有限制。」

那時每年都能賺三四十萬元,老爺1983年過身後,她就獨力做下去,丈夫和大兒子偶爾會幫手。沒有投資房子,錢全花在子女的供書教學上,最後孩子都學有所成,一屋都是大學生。「沒有免費教育,全都是自己錢,大兒子考入香港大學,一年學費兩萬多。」

最小的兒子讀到博士,花了百多萬元學費,如今在德國工作,早前特地回港拿研究獎,「沒有錢,得一張紙,還要自己買機票。」可會叫他回來養魚?蘭姨笑道:「我現在也不賺錢,只是玩玩過日辰。」

與觀鳥會合作做保育

八十年代,本地魚塘面積多達2000公頃,但內地改革開放後魚塘學習香港的養殖模式,價錢更便宜,推低了魚價,也打殘了成本高的本地魚,天水圍新市鎮計劃,也令發展商紛紛收購魚塘,填平來建屋或囤地。

原本漁民會在塘邊養殖鴨鵝幫補生計,排泄物掉落塘滋長浮游生物讓魚捕食,九十年代,排污條例收緊,禽流感打擊,她和其他養殖戶紛紛交出牌照。加上食物工廠北移,他們少了很多可用飼料,養魚成本愈來愈貴,收入愈來愈少,不少人轉行,本地養魚業開始沒落。

「七八十年代,環保原料很多很便宜,花生油廠榨油剩下來的花生麩,還有啤酒渣、維他奶廠的豆渣,只需要付低廉的搬運費。」後來只剩下豆渣可用,只是發酵常發出強烈臭味。「魚很喜歡吃豆渣裏的蟲,豆渣愈臭,魚長大得愈快。」最後惹來住在附近的人多番投訴,為免麻煩被迫放棄。

無論如何辛苦,她和丈夫仍堅持下去,因此最討厭的動物是愛吃魚苗的雀鳥,受訪時看到停駐的水鳥,她也大力拍掌把牠嚇走,「牠們的眼很準,在水中啄一下,我就沒了一塊錢!」雖然討厭雀鳥,她卻與香港觀鳥會合作,推廣魚塘和濕地生態,身邊的人百思不得其解,她咧開嘴,中氣十足地說:「我不做這些,就沒有人知道魚塘是什麼、保育是什麼了!」

魚塘為多種生物提供繁殖及棲息地,每當刮魚時,水位降低,也會吸引大量過境、越冬及留居本地的水鳥來訪,站在水中啄食剩下的雜魚和害蟲,但漁民和鳥,並非完全敵對。2012年香港觀鳥會推出「香港魚塘生態保育計劃」,以補貼鼓勵養魚戶刮魚後降低水位至少7天,不作防鳥設施,吸引雀鳥,雖然漁獲損失難以彌補,但她仍積極參與其中,更擔任魚塘導賞團的義務導賞員多年,親身跟學生解說魚塘生態。

 

她笑言,都是因為有一次下大雨時碰到香港觀鳥會的負責人,讓他到家裏避雨才聽到這個計劃,二話不說立刻支持。尤其是看到發展商買入南生圍大片土地,摩拳擦掌準備發展,在附近的她也曾擔心,同樣的命運會降臨到自己家園。「能力範圍內,能做到的就做。如果不跟人們說保護環境,說不定幾年後,四周都會填平,像錦綉花園那樣全建滿房子,要吸一口新鮮空氣也難。」

曾有住九龍塘豪宅的人到訪魚塘後,感嘆這裏環境一流,她向對方笑說,如果要他拿豪宅換魚塘,會否願意?對方語塞。但換了是她,也未必願意拿魚塘跟對方換。旁人說她何不跟兒子到德國定居,她立刻說:「我不去,10多個小時機程,很辛苦,坐得久,很快死!」

雖辛苦仍會死守本業

后海灣因為中國經濟發展排污大增,一度變成臭海,而一直遵從傳統方法養魚的蘭姨,仍能在污染海域旁保留一片淨土。近年她更申請成為漁護署的優質養魚場,堅持不用影響生態環境的材料。「從我老爺開始,一直沒有用過抗生素,買藥很貴的嘛!只要增氧機養份打得好,加上不時添加殺菌消毒的茶籽,魚也不會容易病,壞處是自己要時刻留意環境,會辛苦些。」

附近的魚塘紛紛賣掉,變成死池,沒有養魚,也就沒有雀鳥停駐,只有她及丈夫和極少的漁民仍死守着本業。「我們這個地方仍改作可發展,但我覺得自己生活夠過就可以。」

她閒時會在塘邊種菜種水果,不用加肥料,每年用修整塘底挖出來的泥堆肥,裏面蘊含豐富營養,香蕉、荔枝、大樹菠蘿,全都長得肥大。高齡津貼加上魚塘每月數千元的收入,有菜有果,又有桑葉煲茶製茶粿,她已經很滿足。「人不過是這樣,有兩餐,有個窩,就夠了,不用跟李嘉誠比。」雖然辛苦,「但每天睡一睡,醒來就沒事。」

她的女兒曾為她請工人,最後也被她辭退,她認為,如果不自己動手做事,慢慢就會變廢人。「我們這個年齡,很多已經上了天堂,但無事情可做,會愈來愈戇居居。」

把魚塘賣掉的話,雖然可以有數百萬元,但她認為自己失去這個地方之餘,香港也會失去一道美景。「我們死掉,魚塘就荒廢了,我老爺常說,應死不用病,要死就死,我倒不怕。只希望人們仍可以好好愛惜它。」

撰文 : 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