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6月23日

張綺霞 訪談錄

巴士狂熱分子郭炳華 人車合一

本地知名巴士迷郭炳華將興趣變成事業多年,發展巴士模型專門店,自行投資研發巴士模型,更買入真巴士收藏。疫情期間零售市場下滑,加上推出的模型產品減少,生意少了一半。做着自己最喜歡的工作的人,不會被逆境打沉,他仍忙碌地研發新模型,每次說起不同的藏品作品,仍眉飛色舞。

香港按1:76比例設計的巴士模型逾500款,要全部收藏不易,他的藏品很多都放在倉庫,「家中只能放百多二百輛,很多都是貨辦,不知不覺愈放愈多,倉庫也很快爆棚,全部都泊巴士,不是泊銀紙,哈哈!」藏品過千,但很多都不會賣,「在英國找得很辛苦,可遇不可求。」

郭炳華不是做與巴士相關的行業出身,而是畫西洋油畫,當時他在上環開設油畫店,賣旅客喜歡的風景畫,因為喜歡巴士,擺賣自己拍的巴士照片、用相紙製作立體畫,又把英國的玩具車自行改裝,想不到很受顧客歡迎,甚至有不少顧客要他幫手改車。「那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所以巴士差不多九成都是從英國引入,玩具巴士的款式是一樣的,但買回來的多是紅色,上落位置不一樣,要用人手改,再上油,又用相紙把路線牌印出,刮掉底下的紙,再貼上去。

本地巴士迷要求高

他從1993、1994年開始改巴士模型,慢慢發現香港也有一群很迷巴士的人,而且人數不斷增加。同時巴士公司開始製作模型迎合市場需要,「最受矚目的就是97回歸的慶回歸巴士,也因為這輛巴士,培養了許多人對巴士模型的熱愛,巴士迷一下子多了很多。」市場愈來愈興盛,生意平穩上升,他也開始投資研發不同模型,開設多間分店,模型也愈出愈精緻。

開設80M巴士專門店25年,他見證玩具車的不同變化。他的藏品中有七十年代的本地巴士玩具,「只是一個膠殼」,裏面可以直接看到車輪零件,到後來英國巴士玩具開始改良,在巴士內添加塑膠座位,但都只是一塊相連的同色塑膠,造型比較粗糙,門口也造成可以開關的裝置,雖然今天看來很簡單,但當年已經是昂貴的玩具。不同廠牌也有不同風格,Matchbox專門出火柴盒大小的小巴士,Dinky多是1:76的模型。

他拿出九巴1994年第一輛紀念模型,也是英國模型廠Corgi第一輛收藏用的香港巴士,和今年郭炳華推出的紅色九巴模型並列,分別更是明顯。九十年代巴士模型比較簡單粗糙,座位沒有細節,車內更有兩條柱子用來上螺絲,不像真車,然而在九十年代也要200多元一架。

今天的模型車得到改良,雖然價錢貴一倍,但精緻度卻大大提升。柱子消失,連最細微的燈位、告示牌、顯示屏幕都會仿製,「車內也要貼貼紙」。座位像真度高之餘,更有不同的艷色,連扶手位都做出來,用的不只是塑膠,還有更細緻的電蝕片,模仿車內一些金屬細位。

他笑言,本地模型車的技術已經超前英國巴士模型廠很多,只因本地模型迷要求非常高。他和英國朋友交流,對方也笑香港人玩巴士模型已經「走火入魔」。

 

逾二百個製作工序

多年來他也投資不少在模型開發上,幫助不少巴士公司製作不同型號的模型,雖然都是內地廠房製造,一個模具平均也要20多萬元。

「從前巴士模型不過是二三十個工序,今天已超過200個工序。逐個座位獨立噴油,逐個插進,整輛車貼紙10多張,外層的不同顏色、指示燈等,也是逐次印上,甚至包裹車輪的內輪蓋位,也要像真地另外噴上黑色,啤了車胎,也要把車鈴噴成銀色,轆芯噴成灰色。路線牌前面要光黑、裏面要啞黑,要反印做出文字的橙色投射質感。車頂的玻璃也要另外噴上透明的綠色,模仿擋太陽裝置。」

從開發到完成,大概需要5至7個月,除了向巴士公司取得設計圖,計算尺寸,也會要求對方讓他們拍攝真車的細節,人手做出首辦,核對沒有錯漏才製作模具,多次核對後,才作最後的生產。「鑄造、裝配和印色都是困難的工序。金屬啤到變型,印色歪了,都不能要,印工超過100個,印錯了一下,整輛車作廢。」

他多番強調,要不是有興趣,也不會做這門工作。「花很多時間和精神」。而且他笑言網上有無數眼睛檢視他們的作品,有時車頂標誌印的位置前了一點也會被投訴。「香港巴士迷要求比其他地方的都要高,起碼要看三輛四輛比較,逐個細節位研究之後才會買,甚至會帶電筒、螺絲批等來,把車從底盤拆出來,看看能不能推動。」他只能打醒精神做好品質管理。

每年去英國巴士展

他去旅行也離不開巴士,每年都會去英國巴士展,每次去旅行都要跟當地巴士拍照。如今工作忙碌,經常中港兩邊走,坐巴士的機會少了,但他一有機會,總會挑巴士坐,認為比坐的士舒服,尤其是上層第一排是他最愛的座位。「可以在車上觀察到迎面而來不同的巴士款式」。

對巴士的歷史變化,他如數家珍。從沒有冷氣到有冷氣,從木座位到藤椅、玻璃纖維座位,到後來有軟墊,再發展出有頭枕,甚至是可以調整座椅角度的機場巴士座位。從兩軸的8米巴士,只載20多人,到現在的12.8米雙層巴士。從沒有閘門、可以自由上落的巴士,到後來人口增長巴士常超載,門邊常站滿人,非常驚險,因此也發展出拉閘的單門巴士,再從單門變成雙門,拉閘變成電動閘,到三軸巴士的三門設計,他都一一記得。

他對巴士的熱愛從小就養成,每天放學,他第一時間跑回大角咀的家,在露台上看巴士經過,「那時只有一條巴士路線2E,巴士車牌很小,但每輛經過我也會專注觀看,然後抄下。」他也特地去荔枝角,因為那邊巴士線較多,「看車在路上來來往往,時間就很快過。」

長大了一點,11歲的他已經自己到處遊巴士河,車費是1毫子,「有時從大角咀或深水埗碼頭坐船到中環,坐對面海的巴士,先坐2號車去筲箕灣,轉14號車去赤柱,再轉6號車去中環,剛好一個圈。非常過癮。」慢慢,他對巴士變化愈來愈熟悉,不同車種瞭如指掌,但他一直把這興趣隱藏。「那個年代如果告訴別人對巴士有興趣,別人會覺得你有問題,巴士迷會是後期才有。」

路上拍照經常捱罵

現在本地也有大大小小的巴士迷會,甚至有好些巴士迷成為了巴士司機。資訊發達,一有新車落地,巴士迷一定知道,跑去搭頭一趟,巴士駛到哪裏,他們拍到哪裏。

他直言,這一代巴士迷很幸福,「從十四五歲家裏有相機開始,我已經開始拍巴士,那時候拍照很貴,因此都是拍黑白照,後來彩色便宜了,曬相也要一元一張,那時是七八十年代,一元已經可以買很多東西。而且菲林不能重來,一模糊了就糟糕,因此多是在總站拍停泊着的巴士。在路上拍時也常被罵,因為拍照對巴士佬來說很不吉利,怕是影快相。」

小時候他已開始買不同的巴士模型,最早是英國七十年代的火柴盒車玩具,「那時要1.3元一輛,現在要400多元。」他有許多不同型號種類的火柴盒玩具車,都是從英國蒐集得來。「賣了會買不回來,因此只是收藏。」

當年比較高級的玩具模型,是可以開門的英國玩具車,普通玩具店沒有,要去百貨公司才找到,要19元。「家人給你買了一輛已很滿足,不像現在可以買那麼多。」

如今拿着這些陳舊簡陋的巴士模型,他如變回小朋友一樣,玩得非常開心,更即場推了一下,輪子的齒輪仍發出清晰的響聲。「小朋友都很喜歡輪子有聲,玩具少,我們要排隊輪流玩。當年的玩具都消失了,這輛是我從英國找回來。」

他許多舊巴士玩具都是在英國地攤找到,很多都殘破不堪,數十港元有交易,而有盒子和沒有玩過的,價錢貴10倍。「都是絕版的玩具,雖然不精緻,但也是第一代火柴盒車仔,因此也有收藏價值。」

而他最昂貴的模型藏品,是從英國買回來的五十年代大型鐵皮車,完全沒有玩過,花了3萬元。家人知道他靠巴士賺錢,所以也沒有質疑家中巴士太多,但偶爾也會抱怨家裏沒有空位了。廁所和廚房都放滿了?他一笑:「又不至於,因為真的會被罵。」

 

 

郭炳華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

學歷:初中程度

職銜:80M巴士專門店創辦人

 

 

撰文 : 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