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4日

張綺霞 訪談錄

港大牙醫學院講座教授盧展民揭示
港人多不知自己有牙齒酸蝕問題

說到保護牙齒,許多人都想到多刷牙來防止蛀牙、牙周病,但原來有時刷牙也未必有效。尤其是飲食不定時、愛吃酸味零食、喝果汁和餐酒等,把酸味食物飲品長期含在嘴裏,都有機會引發牙齒酸蝕問題。香港成年人超過一半患有牙齒酸蝕,很多在20歲前已開始,卻沒有多少人知道。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公共衞生講座教授盧展民(Edward)在社區推廣牙齒健康多年,他表示,就算刷牙很乾淨,但不改變飲食習慣,一樣會有酸蝕問題。「盡量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正餐之間,避免進食太多酸的零食飲品,以免它們長期留在牙面。也盡量選擇乾果、生果等零食。」

牙齒酸蝕問題常見,但關注的人卻不多,被酸蝕的牙齒起初會變成黃色,那是因為表層琺瑯質被磨損露出下面的象牙質,慢慢下來,牙齒看上去變薄了,象牙質暴露也會引發牙齒敏感,在進食冷、熱、甜、酸食物和飲品,刷牙及使用牙線碰觸牙齒時,也會感刺痛,嚴重會影響牙髓,引起劇痛。

盧展民表示,全港成年人中,有一半以上有牙齒酸蝕問題,主要是飲食習慣導致,「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情況都不很嚴重,而早期徵狀也不明顯,一般人也不太察覺。」最初患者會覺得牙齒敏感,吃東西有點不舒服,因此也不以為意,慢慢痛楚增加,也會以為是蛀牙。

但不同蛀牙,牙齒酸蝕不會變黑,而是變黃變薄。「蛀牙和牙齒酸蝕都是牙齒上礦物質的流失,蛀牙是刷牙不乾淨,細菌留在牙面,加上殘留食物的糖份發酵,製造酸性,溶解牙齒,而牙齒酸蝕則是食物中酸度較高,直接溶解牙齒。」酸蝕到象牙質露出後,牙齒就會異常敏感。「因為象牙質下面就是神經組織」。

汽水含碳酸會溶解牙齒

溶解了的牙齒礦物質無法修補,如果情況輕微,牙醫會選用氟化物塗在牙齒表面,情況嚴重的,便需要補牙或鑲造人造牙冠,覆蓋整顆牙齒。

要解決這問題,最重要是從預防着手,盡量避免吃太多酸度過高的食物,例如汽水,「裏面的碳酸會溶解牙齒」,就算是味道偏淡的能量飲品,也有機會帶酸,也需要多加注意。而一些酸果、酸糖,吃多了也會對牙齒有害。「大部分味道酸的食物,酸鹼值都比較低。」尤其是要含在嘴裏吃的酸零食,危害更大。但他表示,偶爾吃吃,其實影響不大。「吃的份量不多、時間不長的話,口水還有足夠時間補充牙齒的礦物質,可沖淡酸性。」也可用飲管吸喝,並在飲完後用清水漱口,避免長時間讓牙齒跟酸性接觸。

作為牙醫,盧展民自己也不會特別戒口,只是保持飲食定時和均衡,每種食物都不過量,「我也有喝汽水,通常只是一個月喝兩三次,不會經常喝,最重要是控制分量,不需要完全避過某些食物。」

有些人一吃完飯就立刻刷牙,他也不會這樣做。「我只是早晚刷一次,用上牙線等,做得太過分,對自己心理健康來說也不是好事。吃完酸的東西,其實也可以不必立刻刷牙,口水也能中和酸性,如果吃酸後直接刷,反而可能增加牙齒的磨蝕率。」他偶爾也會在吃東西後吃無糖香口膠,保護牙齒,其原理主要是在於增加口水分泌,以及黏附食物渣滓。

降低一般人對牙醫恐懼

這些年來,盧展民都沒有任何牙齒問題,連洗牙也只是一兩年一次,「因為我刷得乾淨,洗走茶漬,至於蛀牙,一直都是沒有的。」他自從在大學一年班的時候,老師幫忙補了他一隻牙一個小洞,之後也沒有再蛀牙。「我也不是特別喜歡零食甜食,因此數十年來也沒有蛀牙。其實保養得好,大家也不應該有。」

他表示,隨着港人近年的健康意識提高,更關注牙齒健康,蛀牙嚴重至要脫牙的情況少了很多。他主要做公共衞生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如何做口腔健康的宣傳,協助大眾預防牙齒疾病和治療等,也會走入社區做推廣和研究,降低一般人對牙醫的恐懼。尤其是不少人因害怕牙醫診所的氣氛和牙科工具,諱疾忌醫,最後搞到一口爛牙,為此他做了不少牙醫工作程序的介紹,希望降低大眾對未知的恐懼。

至於那些無法克服求診恐懼的,他建議可以從行為上慢慢適應。「分開幾次來,第一次從最簡單的檢查開始,不需一來就用牙鑽。」

他也見過一些看上去很恐懼的病人求診。「坐下等待時會震會流汗,我們也會先跟他們聊聊天,讓其降低憂慮,同時也控制每次治療時間不要那麼長,等他多來幾次後,知道環境不太恐怖,再進行下一步。」如果恐懼到有治療需要的,可能要心理學的專家幫忙。

他專門負責訓練學生跟病人溝通,常教導他們先要了解病人的想法,共同找出解決方案,而不是直接為其做治療的決定。「如果病人很害怕,不要直接把鑽子拿出來,先讓他們看看牙鏡。等他們對牙醫有多些信任,才進行比較複雜的程序。如果病人太害怕,我們也不會勉強。」

想成為好的牙醫,他認為知識完備只是其中一個條件,最重要是對這門科目有興趣,性格也喜歡跟人相處,「我們挑選學生時,面試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不是讀書好就能做到,最重要是願意溝通,對別人關懷體諒。治療永遠是醫生和病人互動的過程。」尤其是牙醫屬於入侵性治療,更需要小心,「我們其實屬於外科醫生,洗牙本身也算是小手術,更要體諒病人的恐懼,否則就算成功治療,病人還是覺得不快樂不滿意。」

他笑言,許多香港人都曾經歷八十年代開始的學童牙科保健計劃,理應對牙科檢查的恐懼大大降低。「上一代對牙醫這麼恐懼,是因為他們沒有檢查牙齒習慣,等到牙齒全爛掉才去醫,每次都要剝牙,又要打針又要流血,自然很害怕。」

近年他開始提倡將學童牙科保健計劃提前至幼稚園,希望從更小降低他們對牙齒治療的恐懼。「我們也在幼稚園做了10多年工作,除了檢查和推廣,也培訓老師教導小朋友如何應對。」

3歲學童三分一有蛀牙

不少幼稚園學生已經有蛀牙,他們統計,3歲學童中三分一人有蛀牙,入讀小學前,更有接近一半人有蛀牙,不少家長誤以為乳齒蛀掉也沒關係,其實如果蛀牙嚴重,會降低生活質素之餘,也影響恒齒成長。他很想改變這情況,尤其是在控制飲食上。「如果經常吃零食,給小朋友糖果甜食等,蛀牙機會也增多。」

以他的孩子為例,從小就培養出定時飲食的習慣,「他們也有吃零食,但不會在一天內吃太多次,吃飯後吃甜品無問題,但不是每小時吃一遍,兩餐之間還不斷進食。幼稚園小朋友胃小,因此兩餐之間吃點東西是必要,但最好減少含糖份多的食物,如甜餅乾、蛋糕、朱古力,可轉為鹹餅乾、水果,含蔗糖少,蛀牙機會也更少。」

有些人因為行動不便,無法輕易拜訪牙醫,而他正是本地長者外展牙科服務的推動者,平時會帶領外展社區治療團隊出外應診,牙科手術椅和設備都是流動的,可輕易到幼稚園、老人中心、老人院等,在活動室內建立臨時診所。「做檢查、洗牙補牙、假牙修補、預防推廣等工作。」

兒童和老人因為害怕鑽牙等程序,常拒絕到牙科診所求診,為了讓解決他們的牙齒問題,他也和團隊也研究用各種氟化劑代替傳統手術,例如在爛牙上塗上氟化銀溶液防止牙齒繼續腐爛,取代補牙,讓這些患者可更安心接受治療。

疫情下很多人都不太敢去拜訪牙醫,但他強調,牙醫的防護措施一直做得很足,會穿上整套保護衣來進行日常程序,市民不必太擔心。如今為了防疫,牙醫也會量度體溫,以及盡量避免產生飛沫的高危程序,市民不必太擔心。

 

 

盧展民小檔案

英文名:Edward、出生地點:香港

職銜: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公共衞生講座教授

曾獲獎項:2016年獲國際牙科研究協會(IADR)老年牙科研究傑出科學家獎

 

 

撰文 : 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