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
時代的更替,看得見,也聽得見。很久很久以前,唱片機的唱針在螺旋槽上起舞,舞出了一段段動人的旋律;後來,是小小的長方卡式帶,捲起了一個個優美的音符;再後來,滿街的年輕人隨身帶着CD機、MP3、MP4……到如今,所有人的手上,只捧着一部智能手機。
在元朗的「Callmark」生果店中,有一位曾經的音樂設備製造者見證了這一切變遷。王志豪(Ben)自九十年代從日本留學畢業後,一直在日企的加工廠工作。從卡式帶轉做CD,再從CD轉做MD機,引入OLED設備,接觸汽車工廠……20年來,他順應潮流,亦熱愛新鮮事物,甚至趕超潮流;可以說,他見證着變遷,也參與着變遷。直到20年後因應自己喜好經營生果店,他依然如此──與其說他經營的是生果店,倒不如稱之為「生果雜貨舖」。
「我這邊東西都多的,大部分是日本進來,生果、蔬菜、凍肉,甚至有日用品,都是自己去找回來,還有試過進了很多杯麵,都是香港買不到的。」Ben邊說邊拿出各種「鎮店寶」,要知道,幾乎每一種產品都是他千辛萬苦找回來的。
「這個見過嗎?」Ben拿出的第一種水果就是在香港很難見到的士多啤梨品種「白珍珠」。一顆顆飽滿的士多啤梨,似是略施粉黛,白中透着淡淡粉紅;走近些一聞,香氣撲鼻,竟不若外表般含蓄。「白珍珠士多啤梨來自日本佐賀,比較香,比較甜,是當地比較高級的品種。」Ben表示,日本很注重產品的外觀,對水果的外觀亦是很小心,以至於但凡有樹枝「擦傷」,都不能賣,因此白珍珠能進入市場的數量也就相對較少,故身價不菲,甚至價值上千一顆的都有。「4年前,香港一般還是以福岡和熊本的士多啤梨為主,品種沒那麼多,不過這邊1月會有成10款,淡雪、古都華都有。」
稀有溏心蘋果
緊接着,Ben端出了一大碟沙律,開始逐個逐個「分解」當中的食材。「這個沙律用了3種時令水果,其中一個是台灣的小仙女茄,這個是經過當地有機認證的。」只見這小仙女茄紅得可愛,一口一個,清新爽甜;與之配搭的牛油果,來自澳洲,果肉細膩而滑身。
此時,他又拿出了3個紅得發亮的蘋果,用刀從側身切開,「(沙律中)還有一個是13.5度糖度的蘋果,來自青森縣,因為甜度高,所以切開蘋果會看見中間有些透明。」他笑了起來續說,兩年前剛開始賣這種蘋果時,常有客人會問這個是不是爛了,等到大家過來換貨才知道原來是「溏心」,「現在都是大家過來找這種蘋果,其實過去香港的蘋果品種不是那麼多,大部分人熟知的都是『富士』和『王林』。」
如果說,以上還是正常生果店的「常規」介紹,接下來,就讓記者大跌眼鏡了。在這個有些「逼仄」的小店中,隱藏了幾組冷凍櫃。按理說,水果不耐凍,這些完全沒必要,直到Ben拿出了凍雞翼,記者才恍然大悟。「最近很多客人會在家做一些過去不會做的食物,要做的話,材料就很重要,所以我們都會去找一些他們想吃的食材。」他指了指手中的雞翼,「這個來自泰國,無激素。」
原來,區分雞翼是否有激素,可以通過雞的皮下是否有「黃油」判斷,若黃色物質積聚很多,很可能就是因為有激素催熟,一來不健康,二來也會阻擋醃製入味,吃起來口感較差;無激素的雞雖然生長時間長很多,但肉質相對滑嫩,醃製也更容易入味,「這個是每天限量進貨的,雖然凍肉本身可以雪很久,但那種口感就不會那麼滑,所以寧願每天少點入貨,保證質量。」
本地農場鮮蛋
除了來自泰國的雞翼,這裏還藏着來自本地農場的雞蛋。「其實日本雞蛋本身是好吃的,因為他們雞隻是主力生蛋的。」Ben表示,雖然日本蛋好吃,但吃雞蛋,還是新鮮更重要,「因為雞蛋在運輸過程中需要冷凍,從冷凍櫃出來會有濕氣進入雞蛋的氣孔中,這樣新鮮度就會降低。」從日本到香港,進入超市倉,再分去小店,雞蛋或要經歷3次上述過程,新鮮度只能無奈打折。「本地農場蛋的好處就是新鮮蛋拿過來是沒有擺入雪櫃的,除非(買完)放在外面4到5天吃不及的,客人擺入雪櫃再拿出來也是即刻煮,這就是本地農場蛋的好處。」
椰菜、洋葱、冬菇、日本豆腐……Ben一連串地說着最近新引入的日本食材,每一樣都有趣而新鮮。只是聽他對這些食材的特點、食用方法都說得如此詳細,實在難以想像這是個半路出家的人。「(開水果店)最開心就是會接觸到不同的東西,跟不同的人也都有話說。」或許,他之所以能夠參與到「變遷」之中,正是源於對新鮮事物的熱愛。
說來唏噓,老舊事物的淘汰似乎總是「悄無聲息」。黑膠唱片、CD機、MP3……這些回憶終究只能隨着時間積起厚厚的塵,惟人的腳步卻不能停下。畢竟生活不像音樂播放器,可以隨時按下暫停鍵。
撰文 : 王嘉程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