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8日
新冠肺炎肆虐下,環球消費模式漸漸轉往網上消費,日本Amazon數周前推出書籍免運費優惠,吸引了筆者再到網上蒐購心頭好,不知不覺又買了一大堆。
人長大了,不禁多一點懷舊之情, Amazon網站知道筆者之前買了一批八九十年代漫畫,很快就推介不少同年代著作。既然是買舊作,自然就想買齊一套,看這系列欠數冊,那系列又只有電子版(最近數周,馬不停蹄看了30多本電子書,是時候讓眼睛休息一會),最後就選了宅男經典《聖鬥士星矢》。
在沒有版權的八十年代,筆者每周跟母親到街市買菜,離開前必定會在報紙檔前哀求買本漫畫,什麼「漫畫工作室」和「少年漫畫報」,沒有一間出版社翻譯得像樣(最過分的是數格漫畫中有一整格是沒有翻譯,讀了也是一頭霧水),有時候內容更只有一話(即每周連載的一個單元),但五元八塊買一本,就夠消磨一整天。
讀翻版《聖鬥士星矢》最有趣的地方,是每個角色均有自己的招式名稱,主角星矢有「天馬流星拳」、「天馬彗星拳」(有些植字錯誤的會寫成「天馬慧星拳」,為角色創立原著也沒有的新招),其他角色則個個起碼有兩、三招,與小學同學參加學校旅行百無聊賴,更會比賽背誦《聖鬥士星矢》的招式名稱。現在回想起來,原來已經是30多年前的事。
升上中學後,家裏的翻版漫畫收藏被家人當是廢物扔掉,但家中依然保存着一盒《聖鬥士星矢》的人偶玩具,至今已經不知所終。2000年後,《聖鬥士星矢》的玩具版權持有人Bandai推出全新系列人偶玩具,到2010年左右又更加推出售價達千元的高級版,身邊不少朋友也有為集體回憶大灑金錢,但筆者卻始終提不起興趣。後來,《聖鬥士星矢》也有推出後傳式漫畫及動畫,甚至是把角色反串成女性的少女漫畫版,但拿上手感覺總是與原著格格不入。有時候,less is more,但既然粉絲願意付錢,出版社和玩具公司又何樂而不為?
動畫質素每況愈下
買了《聖鬥士星矢》的文庫版全集(文庫版,日語「袖珍版」的意思)後,又買了數片古董級電影系列的DVD,在家一口氣看了數集,感覺是質素如斯普通,何以堂堂Bandai,居然畫不出一套像樣的動畫?原來,在日本的動畫製作過程裏,出版社和玩具公司會先成立製作委員會,構思好大綱後就外判給動畫製作公司「開工」,在那每年都有動畫電影上映的八九十年代,即使動畫粗製濫造,票房也有一定保證。時至今日,一套動畫及其周邊產品即使如何暢銷,動畫製作公司因為只屬承辦商角色,並沒有瓜分毛利的份兒,難怪今天的動畫質素每況愈下,高品質的作品買少見少!
(編者按:香睿剛著作《笑看東瀛》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在網中,與她跳一場夕陽之舞! |
上一篇: | 破壞祖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