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
消化不良是常見的病徵,在節慶期間很多人都會「食滯咗」。
人的腸道由口直至肛門有20呎,作用帶動食物和吸收,如果食物在腸道內的進程太快會導致肚瀉,進程太慢會導致便秘,反向移動會導致嘔吐,這個複雜的腸道功能常會出現失誤,導致消化不良。嚴重消化不良患者常有胃酸倒流、腸易激綜合症和便秘等問題。胃酸倒流是食道接連胃部賁門的位置比較鬆弛,當胃部收縮時,食物較難向前推進,或會導致倒流食道的情況,嚴重的話胃酸會令胃部灼熱,即「火燒心」。腸易激綜合症即腸道不斷收縮和放鬆,未必導致食物向前推進,腸道或胃部抽筋會導致脹痛感覺,而便秘亦明顯容易出現肚脹,食慾不振。
以上數個腸道蠕動的問題可能由個人和食物因素影響,情緒亦是導致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進食晚飯時間推遲,在床上躺下時,地心吸力協助食物向前推進的能力減弱,食物整晚停留在胃部,某些患者甚至會在第二天早上刷牙時將昨晚的食物嘔吐出來。
食物亦是其中一個因素,果仁類、豆類如豆漿、豆奶、豆腐都是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麥皮亦是常見導致消化不良的食物。奶類和辛辣食物會刺激腸道蠕動,加劇患者的肚瀉情況。酒精飲品、咖啡因如濃咖啡、港式奶茶亦會延長食物滯留在胃部的時間,飲酒太多除了會令食物不能向前蠕動之外,亦會令食物反吐出來。
醫生亦會使用藥物調節腸道蠕動,藥物在有需要時可以減慢或加快腸道蠕動,益生菌亦可以調節腸道的微生物環境,很多時候都需要實質臨床觀察和調校才能知道哪種藥物最適合。
在節慶日避免消化不良,切勿暴飲暴食、飲酒過量。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新年進步。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食無定時容易打敗仗? 健康貼士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