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2月25日

黃健信 特別企劃

回望南亞海嘯15年 幸存災民劫後重生記

轉眼間,2004年聖誕節翌日的南亞海嘯事發至今已15年了。在那個星期日早上,印度洋近印尼一帶的海底發生黎克特制九級的大地震,引發大型海嘯,波及印度洋沿岸10多個國家,包括印尼、印度、斯里蘭卡、泰國、緬甸、馬爾代夫等,甚至遠至非洲東岸也錄得海嘯。這場災難最終奪去最少22萬人的生命,摧毀無數家庭和社區,帶來的破壞無法估量,傷痛更是難以彌補。

天災無情,人間有情。香港人和世界各國人士的善心,在災後表露無遺,讓救援組織得以馬上在各地展開工作,及時的救援不但幫助數以百萬計的災民解決燃眉之急,也避免了疫症爆發。

對於救援和重建工作來說,緊急救援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政府和救援組織便要合力重建一個個被海嘯夷為平地的社區,幫助生還者回復正常生活。宣明會在印尼、印度、斯里蘭卡、泰國和緬甸多個受災地點開展為期長達數年的重建工作,其後更在部分地點開展長期社區發展項目,長遠協助受災孩子重建生活。

 

十年人事幾番新。當年,筆者仍然在學,但現在已經完成學業,進入人生另一階段。同樣地,海嘯固然在當年的幸存者身上留下烙印,但隨着時間過去,他們今日是否都已走出陰霾,開始了新的生活?

從受助者到救援者

印尼的亞齊省是當年的重災區,也是幸存者穆納瓦的家鄉。現年33歲的他,當年只是一個學生。地震發生的時候,他正跟朋友通宵討論功課。穆納瓦形容當時的情形:「在海嘯來襲之前,我感到地面劇烈震動,這是我一生之中遇上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發生後不久,穆納瓦得知海嘯快將湧到,就與朋友一起逃命。不幸的是,在逃走的過程中,他的朋友被一輛摩托車撞倒,但跟在他們後面的人沒有停下來,他的朋友慘被人群踏過,二人從此陰陽永隔。

穆納瓦憶述:「我無法拯救他。這樣失去了一個一起長大的朋友,令我情緒大受打擊。我也不知道家人那時身在何方,發生了什麼事情。我之後才知道家園也被毁了。」

剛失去好友,家人又生死未卜,穆納瓦在徬徨無助之際,決定向抵達當地的救援組織求助,為他們當義工,換取膳食。這是他第一次體驗救災工作。數天後,穆納瓦終於與家人團聚。他們雖然失去家園和一切家當,但慶幸全家人仍然生還。在海嘯過後,他們一家在帳篷裏住了幾個月,才轉到親戚的家安頓下來,逐步重建生活。

這場災難的經歷,使穆納瓦自覺應該為跟自己一樣受災難影響的人多做一些事情。在2006年,他加入了一個非牟利組織,先後做過協助疏散及調配物資的工作,也協助過當地災民改善生計。

2009年,他投身印尼世界宣明會,負責協調20個小型商業小組和7個婦女儲蓄合作小組。小型商業小組由家庭主婦組成,她們製作餅乾和蛋糕等出售,足以讓她們應付家庭的日常開支,而婦女儲蓄合作小組則與地區銀行合作,安排有需要的婦女接受低息貸款,令她們不用再受高利貸的壓榨。

穆納瓦在2016和2018年也先後參與在印尼的地震緊急救援工作。他現在身處蘇拉威西島中部的帕盧,協調農業項目,幫助災民恢復生計。他認真地說:「我留下妻子和兩個女兒由亞齊省到帕盧工作,有時也感到很困難。但是,在2004年經歷南亞海嘯時,很多人為我們付出,幫助我們。我得以活下去,也是因着他們的幫助。所以,是時候讓我來幫助受地震和海嘯影響的人。幫助他們,讓我感到滿心喜樂。」

印度、斯里蘭卡和泰國的沿海社區同樣遭受海嘯重創。在完成第一階段的救援工作後,宣明會一直留守當地,其中重建工作重點包括:

·設立疏散中心,以備不時之需

·制訂災難管理及疏散的計劃和措施

·在社區舉行災難演習

·裝備災難管理中心,提升政府官員的能力

·在海岸線植樹,作為第一道屏障

·推動學校向學生教授應對天災的技能

一艘小艇重建生活

海嘯之後,很多人的生計被完全摧毀。不少原本以捕魚為生的災民都失去了謀生工具,很多人更形成心理陰影,不敢重操故業。故此,宣明會為他們提供培訓和裝備,幫助他們開展新的謀生方法,例如耕作。至於那些希望繼續以海為生的漁夫,也獲提供漁船和捕魚工具,幫助他們自力更生。

「看,這就是你們當年給我的船了。這些年來,就是它養活了我一家。我其他的船都出海去了。」幾年前,我們在印度探訪了漁夫提納凡,他如此自豪地對我們說。

在海嘯之前,提納凡和當地很多漁夫一樣,每天划着木筏到孟加拉灣捕魚,養活一家人。但海嘯突如其來,把他的生計完全摧毀。

提納凡憶述:「在起初的幾星期,政府和救援機構為我們提供糧食和棲身之所,也照顧我們。但一段時間之後,我不知道該怎樣賺取收入,因為我失去了僅有的木筏。」

 

後來,宣明會為他和其他漁夫提供小艇、漁網、定位系統和冰櫃等謀生工具。按照本來的計劃,提納凡會與另外4個漁夫共同營運一艘小艇,分享收入。但過了幾個月,與提納凡合作的幾個漁夫先後退出。忽然要獨力承擔小艇日常的開支,又要僱人幫忙出海,令提納凡不知所措。然而,他沒有放棄,並且逐漸取得成果。

經過幾年的努力,提納凡還有能力另外添置幾艘小艇,聘用了10多名漁夫一起捕魚。

提納凡一邊輕撫着當年獲贈的小艇,一邊說:「我今日的生活比海嘯前好多了。這一切都是因為它。此外,宣明會教導我們使用全球定位儀器,更扭轉了我們的處境。漁船和漁網讓我們重獲生計,這個儀器則讓我們的收穫大大增加,遠超海嘯發生之前。」

原來,提納凡和其他漁夫從前出海,只能靠辨認岸上的標記,大概記下漁獲豐富的位置,但是如果要之後幾日準確回到同一位置卻非常困難,需要倚靠多年經驗和看天氣如何,所以,不一定每次出海都有收穫。

如今有了全球定位儀器,他們可以準確記下位置,確保每次都有充足的收穫,不會浪費燃料和時間,日落後也不怕迷航。就是這樣,提納凡現在不必再為生計發愁,還可以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坦娜莉來自泰國的攀牙府。她自幼就由親人收養,養父既要打工,又要靠養殖海產來幫補家計,養母也要在房子旁邊種一些菜。在2004年的南亞海嘯中,泰國受災嚴重,當中尤其以攀牙府的情況最為惡劣。坦娜莉當時仍然是嬰孩,她的一家人雖然沒有人命傷亡,但家鄉幾乎被夷為平地,她的養父因而失去了工作,也不能再養殖海產了,一家人的收入來源只剩下養母的菜田勉強維持。

海嘯發生之後的一段時間,坦娜莉成為了助養兒童。宣明會為坦娜莉的養父提供農業培訓,資助他們一家改善菜園,使他們可以用水耕技術種植農作物,以獲得更豐富的收成。同時又向他們提供雞隻,帶來雞蛋,幫助坦娜莉獲得均衡營養。坦娜莉和養母還用蔬菜和雞蛋製作沙拉,賺取額外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慢慢改善過來,還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幫助幸存者活下去

毫無疑問,2004年的南亞海嘯是一場大災難。在科學上,我們固然可以提出各種原因,分析天災的成因,但始終難以完全避免。在情感上,我們也難以找到能夠慰藉心靈的答案,不能明白為何世上有這麼多人無辜承受天災之苦。既然無法明白,那麼,幫助幸存者把對罹難者的思念轉化為堅強活下去的動力,應該是比較正面和積極的做法。15年前,正是因為世界各地的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幸存者活下去,一個又一個生命、家庭和社區才得以重新建立起來。

時至今日,科技進步,使我們與世界的距離彷彿拉近了,但太多太快的資訊,卻往往令人更冷漠,更容易遺忘。然而,我們生活在同一世界上,是「命運共同體」,在天災不幸再次來臨的時候,盼望大家能夠再次燃起守望相助之心。

圖片提供:宣明會

撰文 : 黃健信_宣明會傳訊主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