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15日

張錦流醫生 健康專題

疫苗保障有待加強 高傳染性百日咳悄悄回歸

百日咳,以往又稱「雞咳」。有別於一般咳嗽,可透過飛沫傳播,嚴重個案可以致命。自從政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推出疫苗計劃,百日咳一度沉寂,然而,這個對初生嬰兒尤其危險的高度傳染病症近年正悄悄回歸。

衞生署統計數字顯示,2018年度百日咳宗數由2011至2016年間每年20至50宗大幅攀升至110宗,創過去20年新高。當中40%患者為6個月以下的嬰兒,12宗涉及兩個月或以下的初生嬰兒。雖然並沒有釀成死亡,但有個案需接受深切治療。今年首6個月,本港亦已錄得56宗百日咳個案。

博德氏桿菌毒性高

百日咳由博德氏桿菌引致,桿菌本身不應存在於人體,感染後的潛伏期為4至21天。病理化驗顯示,博德氏桿菌的毒性甚高,細胞外圍有不少觸鬚,黏附在呼吸系統表皮後會持續擴散,導致呼吸系統黏膜受損發炎,觸發咳嗽、氣道收窄以至肺炎。部分毒素亦會抑制白血球,破壞免疫反應,殺死健康細胞。

由於初期百日咳徵狀與一般感冒近似,包括流鼻水、打噴嚏、輕微發燒和咳嗽等,容易與其他慢性咳嗽病,如過敏、鼻竇炎、哮喘、吸入性肺炎等混淆,較易被忽略。後來咳嗽日益嚴重加劇,患者會無法控制地咳嗽,以致不得不用力吸氣,因而發出「嘶嘶」的聲音。百日咳可持續數月,妨礙飲食和呼吸。持續咳嗽也會令患者腹內壓和顱內壓增加,導致血壓升高。嬰幼兒身體器官發展尚未成熟,有個案因強勁咳嗽而導致眼角膜及顱內出血,臉色變成紫藍,甚至有患者因而缺氧、抽搐以至昏迷不醒。其他併發症還包括肺炎、癲癇等。本地有新生嬰兒因而被送到深切治療病房,海外甚至有死亡案例。

兩個月以下嬰兒受百日咳的影響最大,要住院的個案超過九成,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亦較高,當中15%至25%患者可能出現肺炎;2%至4%出現癲癎;0.5%至1%引發腦病變甚至死亡。因此,小於4個月的嬰兒一旦出現咳嗽,即使沒有明顯發燒,父母也須加倍警覺。

咳逾4周盡快求診

若嬰兒同時出現以下任何一項病徵,包括咳嗽持續4周或以上(不論陣發性或非陣發性咳嗽);鼻腔持續流出水樣分泌;呼吸暫停、癲癇發作、臉色青紫、嘔吐或體重增加不良;出現白細胞增多與淋巴細胞增多症;患上肺炎;或家人同時患有長期咳嗽,便應立即求醫,接受鼻腔分泌物測試,診斷是否感染百日咳,及早接受治療。

治療早期的百日咳,醫生會一般會處方抗生素,普遍效用良好。當然,更有效的方法是及早作預防,減少受感染的可能。早年醫學界會採用全細胞疫苗預防百日咳,但副作用較多,部分幼兒會出現高燒、嚴重抽搐及痙攣情況,令家長膽戰心驚。近數十年開始有無細胞疫苗出現,副作用相對較少。

百日咳沒有獨立疫苗,政府會提供四合一疫苗予初生嬰兒;私家醫院和醫生則較多提供五合一,即混合百口咳、白喉、破傷風、小兒麻痹症、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疫苗,甚至加上乙型肝炎的六合一疫苗。現時這些基礎疫苗一般會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二、四和六個月接種。

為什麼即使有預防疫苗,百日咳個案近年仍大幅增加?化驗及診斷技術的進步;醫護對呈報個案的意識提高是原因之一,也有意見指病毒出現基因改變。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普遍使用的無細胞疫苗,雖然副作用較少,但藥效的持久性較低,隨着接種愈久,疫苗的抵抗力漸漸衰退,這也導致近年帶菌者數目增加,個案回升。

成人帶菌數目上升

別以為百日咳只在嬰幼兒身上出現,成年人也可能感染百日咳,只是因為成人身體器官發展較成熟,加上若曾經接種疫苗,體內尚有抗體,因此抵禦力較嬰幼兒強。危險的是,由於病毒仍潛伏體內,這些成年人變相成為了無徵狀的帶菌者,容易將病毒傳播給抵抗力較弱者,特別是剛出生首兩個月,尚未開始接種疫苗,或尚未完成疫苗注射程序的嬰幼兒,造成百日咳個案在嬰幼兒中特別顯著。事實上,超過八成嬰兒百日咳個案是經家人感染而引起的。

有見近年百日咳個案急升,為給予新生嬰兒在真空期階段更佳的保護,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今年初通過建議孕婦在每次懷孕的第二至三孕期,特別是懷孕第35周或以前,接種百日咳疫苗,作為恒常產前護理的必要部分。此舉是希望孕婦接種疫苗後能產生抗體,再透過胎盤傳送給嬰兒,加強對初生嬰兒在真空期間的保護。研究亦顯示,孕婦接種百日咳疫苗,對保護出生首3個月的嬰兒免受百日咳感染,有效率逾90%;減少94%因感染百日咳而住院個案,死亡個案亦減少95%。

世界衞生組織亦有指引指,即使婦女在懷孕期間並沒有接種疫苗,亦需在生育後、出院前接受注射,令婦女通過母乳餵哺時可把抗體供應給嬰兒,給予幼弱的初生嬰兒更佳的保護。更周全的保護建議則包括安排與新生嬰兒有緊密接觸的醫護、幼兒工作者,以至所有家庭成員接種補充疫苗,更全面地避免百日咳細菌的威脅。

撰文:張錦流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新生嬰兒科主任

 

[信健康]嬰兒咳嗽可大可小,健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