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1日

張傑醫生 健康專題

孩子哭不停 可以真正忍心一次嗎?

每對父母都必定愛錫自己的子女,會用盡一切方法去照顧孩子,哪怕孩子哭泣,也可能認為是自己的錯,這種心理狀態是可以理解的。其實,孩子不歡喜的反應並不一定有特別的原因,也不一定是父母「招呼」不佳。更重要的是,如果純粹地遷就,可能令孩子的反應愈來愈大,所以,父母在適當的時候還是要學會「忍心」。

有些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可以盡量對他們寬容一點,多一點忍耐。其實,這是合理的想法。不過,大家要明白在所謂「寬容」的背後,如果孩子不明白規矩或不知道父母的底線,這就等於縱容。所以,我們可以在孩子犯了錯後盡量對其寬容和容許他們再犯錯,但是當他們犯錯時,必須清晰而且明確指出他們的行為是不恰當的。即使孩子當時並不明白父母的心態,但是總知道父母不希望他們繼續此行為。慢慢調整下,孩子便會明白社會和家庭的規矩,對將來的管教很有用。

要忍心的例子實在太多。我嘗試在孩子每一個階段找一個常見的例子給大家參考。

嬰兒期:晚上無故哭泣

孩子出生首幾個月,由於他們的生理時鐘還未成熟和穩定,所以很多時會在晚上精精神神或是無故哭泣,要成人抱着才可安靜下來。經驗告訴我們,他們需要一次的「大調整」才可改回晚上睡得好的習慣。有兩個步驟。首先,在孩子還是清醒時便放他們到床上,學習入睡。接着,容許他們哭泣一段時間才去抱,例如以30分鐘作開始,若不成功,明天再試。這種忍心的做法,會令孩子自我調整生理時鐘。有時候,只需要一兩晚的嘗試,孩子便可以睡得較長時間,而且中間扎醒的情況也會有改善。你的忍心,其實是讓他們學習正常的作息習慣。

半夜扎醒驚哭

至於傳統民間流傳的講法:如果孩子莫名其妙大哭,尤其是睡着以後突然受到驚嚇而大哭,且小手緊扣,這就是白天受驚的表現。要處理這種受驚的反應,必須「收驚」才能夠解決問題。「收驚」的民間方法有很多,我們沒有民間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沒有意見,但在醫生的專業範疇,也有自己的「收驚」方法。首先,大家要明白上述所講的情況並非新鮮事,我們稱之為「夜驚症」。

典型的情況是,小孩子在睡到一半時(一般是入睡4小時),突然坐在床上,同時有非常害怕的表現和哭泣。通常會持續5至10分鐘,然後再度突然回復深沉睡眠的狀態。可惡的是,這種情況可在同一晚重複發生。第二天醒來,孩子完全記不起前一晚發生什麼事情。夜驚症主要從2到3歲後發生,男女比例各半,約有5%孩子/家庭受到困擾。醫生推測這與深層睡眠期受快速動眼期不正常的切換有關。隨着孩子年齡增長,腦部發育漸成長,這些切換也會正常化,所以夜驚症也會減少和消失。在此階段,父母必須耐心等待,而且不要因此而加重自己的壓力。

幼兒期:跌倒後哭鬧

孩子剛學習步行不久,他們步履不穩,所以一定會經常跌倒,而父母亦一定會擔心他們受傷,所以常常會去捉住快要跌倒的孩子,或是在他們跌倒後馬上抱起孩子,並給予大量安慰說話。

不過,大家不難觀察到這類孩子每次的反應都會很大,哭得很厲害。他們反應大的原因就是父母過分保護,因此父母要忍心一點,讓他們跌倒,並嘗試自己站起來,嘗試自己處理失敗的情緒,這其實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

講道理行不通

小童期:別人不願跟從便哭叫

當孩子長大一點後,便多了很多自主性,並且希望身邊的人跟從他的喜好做事。每當別人不能完全跟從他們的意願時,很多時他們便大發脾氣,輕則摔東西,重則大叫大哭。對於孩子,基本上道理總是說不通,所以更加有效的做法是當他們大發雷霆時忽略他們,讓他們自行靜下來。有時大人的任何安慰行為和說理只會誘發他們更大的反應,這種忍心忽略的反應其實是讓他們轉化的最好方法。

以上的情況,很多父母都會明白箇中理論,只是在實行時感到有點難度。我們強調,無論如何掙扎,都嘗試忍心一次。見到成效後,你們的觀感便會改善。

撰文 : 張傑醫生_兒科專科

 

[信健康] 認識孩子哭聲,健康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