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
意大利麵的由來眾說紛紜,最常聽到的是馬可孛羅在十三世紀時將麵條從中國帶回意大利,也有人提出早於公元前七世紀,意大利北部的伊特拉斯坎人已經懂得製作麵條。去到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又把薯仔從美洲帶回歐洲。意大利人於是把薯仔和麵食結合,誕生了Gnocchi這種傳統手工意大利麵。
Gnocchi通常由薯仔、麵粉、雞蛋製成,有時甚至連雞蛋也不用。材料看似簡單,但意大利人從薯仔到麵粉的種類,還有製作、烹調上都絕不馬虎。用來製作Gnocchi的薯仔應選擇澱粉質較多、水份較少的薯仔。冼文俊(Sinba)就選用美國薯仔,吃落粉糯,且重薯仔味。至於麵粉,從白麵粉、全麥麵粉、杜蘭小麥粉、太白粉、粟粉都有人使用。用白麵粉的食譜通常會加入太白粉和粟粉,減低麵糰的黏手程度。Sinba補充:「意大利00號麵粉是用軟質小麥製成,可說是低筋麵粉的一種,所以如家裏沒有意大利00號麵粉,也可用低筋麵粉代替。而杜蘭小麥粉是用硬質的杜蘭小麥製成,屬於高筋麵粉。」
軟硬適中
從麵粉的選擇可以看得出,看似像丸子、年糕的Gnocchi,其實更偏向軟滑而非煙韌彈牙。要做出完美的口感,薯仔的處理和煮Gnocchi的細節亦不能忽略。Sinba分享:「焗好的薯仔要趁熱去皮、打蓉及搓麵糰。另外,薯仔要用焗的方法煮熟,因為用水烚的話會令薯仔味變淡。最後烚Gnocchi 時水量一定要夠多。」
Gnocchi一字有可能是從Nocchio(樹瘤)或Nocca(指關節)演變而來。所以除了一粒粒的丸子造型,意大利人還會用一塊刻有凹凸直紋的小木板Riga Gnocchi,在麵糰上增加一些條紋,讓Gnocchi更易沾上醬汁。沒有Riga Gnocchi,其實利用叉子,甚至是切蛋器,同樣可以做到類似的效果。
Coffee Art 主廚──冼文俊(Sinba)
擁有10年入廚經驗,曾在Crown Wine Cellars(Little Hong Kong)意大利餐廳工作,亦做過和食料理。中途轉行做電腦維修,幾年後他還是覺對煮食最有興趣。在機緣巧合下經朋友介紹,加入Coffee Art,開始做手工意大利麵。
撰文:徐升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