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8月24日

占飛 忽然文化

讀古書三難

如今,香港年輕一輩學子往往看不懂文言。然而,要懂中國傳統文化,非讀古書不可。讀古書至少有三難:一是文字不易解,白話翻譯往往未能盡達其意,譯錯者多的是。二是古語一字多義,比如儒家的「學」字,既指學知識技藝,亦指道德修養,很易混淆錯解。心、性、理、道等字更多義難解。三是中國特別多「偽」書,將自己的話塞進古人口中,直至近代有較嚴謹的考證,才知《尚書》、《毛詩序》、《春秋》三傳、《莊子》外篇等等,都全部或部分是後人偽作。真偽夾雜,難以分辨,文義更難解了!《大學》便爭拗了千多年,至今仍沒有公認的、權威的解釋。叫學生怎樣讀?

《大學》、《中庸》均摘自《禮記》。《禮記》最初是河間獻王不知在哪裏找到的書,共131篇,聲稱是孔子弟子及後學所寫,獻給漢家朝廷。劉向編書時,丟失一篇,又另外搜集了84篇,合為214篇。戴德嫌書中有太多重複的地方,刪減為85篇(此書已失傳)。幸好戴聖曾將戴德的版本再刪減為46篇,之後又有馬融添加3篇,成為現今的《禮記》49篇。這樣不斷刪減添加,保存了多少原意呢?誰說得準?

蒙混孔孟學說

由漢至今,均傳《大學》是曾子所作,《中庸》是子思所作,朱熹即贊同此說,現已證明不可能。《大學》開首即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又主張要按部就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擺明是天下已統一,教導皇室及王侯子弟入仕之道,怎可能是仍處於春秋時代的曾子所作呢?《中庸》有云「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這是秦統一六國後才有之事,怎可能是子思所作呢?朱熹將漢朝人託古偽作的篇章加上《論語》、《孟子》成為四書,列為經典,蒙混孔、孟之學說,日後的皇朝還據此出題考試取士,誤盡蒼生多矣!

撰文 : 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