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8月6日

陳劍梅 藝文評論

命中有夢 如夢之夢

賴聲川的8個小時長篇話劇《如夢之夢》於2002年在香港首演之後也在北京、上海、台北及新加坡巡演。如今,《如夢之夢》17年後再現香港舞台,難能可貴。故事關於一位香港工程師不幸患上神奇的不治之症,同時自己初生的兒子病逝及太太出牆紅杏等。在三重打擊下,他開始放棄治療,自我流放海外。人生如夢,不苦;命中有夢──如夢之夢──揮之不去,又情何以堪呢?

本劇的藝術總監陳錦權表示,導演在劇中加插了一些佛學概念,如「自他交換」(tonglen),所以故事主人翁在人生旅程中,都需要站在別人的境遇上,細心透過別人的角度,加以觀察,便能自况,「看見自己」,才能放下執迷!

「看見自己」也是此劇的一個戲劇高點。戲劇主人公為解決自己的生命之謎,所以聽信一位吉卜賽人的建議,去了法國鄉郊一座城堡碰碰運氣。那兒有一個民間傳說,就是如果在湖邊向前看,在水深之處的上空,可以看見自己。男主角認為這就是他解開自己生命之謎的方法,可是他看到的卻是另有其人,乃是從前這座城堡的伯爵主人。在深入調查下,他更發現其妻原來是戰前上海一位青樓女子。於是,他又遠道去了上海,希望找尋這位現在已經超過90歲高齡的老人家。

五面戲台

此劇的一大特點就是貫穿全劇,以「講」及「聽」故事作為主骨幹的情節,生出很多戲中戲,分別為層層入深的回憶片段。在這種情況下,時空交疊,人物眾多。作為主角的青樓女子,從十多二十歲演到九十多歲,分別由3位女演員同場演出。這一種劇場形式的挑戰性甚高,我在觀眾席上,看得出導演及聯合導演的魄力。

為了營造以回憶穿梭時空的藝術效果,此劇的戲台開五面。

那裏來五面呢?一般開四面的黑盒劇場會讓觀眾圍着戲台而坐。這一次在西九龍文化區的Freespace大盒中,觀眾席分為前後兩區,中間有一道橋把觀眾分成兩區。於是,橋是一個演區,開兩面。加上主戲台左右兩旁有兩層高的走廊,一直向場館中央的觀眾席伸延,於是,主戲台便擁有三面的演區,最終與橋相連,形成比主舞台面積更大十倍的正方形演區。演員沿着路走,可以360度環繞整整一個觀眾區。

台開五面的功能非常多,包括進入觀眾席間,特寫現實空間中順時發生的任何場面及任何可圈可點的回憶片段,例如發生在現代的街道、辦公室、戲院售票處、食肆、客廳、戰前法國古堡、戰前上海青樓女子閨房內的事等。順時交代「講」故事的戲,反被置放於比較遠離觀眾的主舞台上上演。時空重疊時,演員在觀眾的四方八面同步表演,我們觀眾坐在有轉盤的椅子上,享受多角度的超級視野,不亦樂乎。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