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7月15日

潘天惠 電視導賞

認識澳洲禽獸中的禽獸

明代,文官官服綉禽,武官官服繪獸,甚至有文官死諫、武官死戰的說法,成語「衣冠禽獸」本為讚美,但到了明代中晚期政治腐敗,宦官專權貪財,武將怕死卸責,道德敗壞,於是「直」也變成「曲」,衣冠禽獸便轉為貶義,最早可見於陳汝元所著的《金蓮記》。

今日香港地,披着人皮的狼隨處可見,算不算衣冠禽獸,則見仁見智,人類往往比猛獸更狠毒、更奸詐。如果大家都厭倦了塵世間的爾虞我詐,不如看看明刀明槍、面目猙獰、觸目驚心的紀錄片《澳洲猛獸實錄》(Deadly Australians),看看禽獸是否比人類更有人性?

位於南半球的澳洲人口約2500萬, 乃全球面積第六大的國家,景色怡人,四面環海,獨特的地質,造就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成為全球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它是地球上擁有爬行類物種第二多的國家,也是兩棲類動物種類數量排前10名的國家。

但另一方面,熱愛大自然的旅客認為澳洲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國家之一,原因是除了海域內的有毒水母、大白鯊之外,走進紅樹林的話,隨時可碰到世界上體形最大的鱷魚,還有經常入屋「與人共處」的毒蜘蛛,更別提世界上最致命的毒蛇,超過一半生活在那兒。

提防毒蛇

《澳洲猛獸實錄》首集率先登場的是澳洲灌木蟒(Amethystine Pythono),又名水晶蟒或紫晶蟒,危險性其實不高,屬於無毒蛇種,但體形龐大,成長後身長超過20呎,約為3個成年人的身高,也是全澳洲體形最巨大的蟒蛇。它活躍於熱帶雨林和大草原,甚少主動攻擊人類,但不知就裏的話,見到牠必定會嚇到腳軟。

澳洲南部經常發現毒性猛烈的虎蛇(Tiger Snake),身長一般達10呎,有鱗片和類似虎皮花紋。虎蛇出沒在農場和郊區民居捕食,往往在黑暗中攻擊毫無防備的受害者,攻擊時注入毒液的機會率約60%,高於大部分毒蛇。當毒液在體內進一步擴散,受害者會呼吸困難,出現癱瘓症狀,死亡率在45%至60%之間。

比虎蛇更強的內陸太攀蛇(Inland Taipan)是地上最毒的蛇類,一口毒液足以殺死100個成年男人,被咬的人最快可在45分鐘內死亡。毒液會破壞主要器官如腎臟和神經系統,死亡率超過80%,棲息於澳洲內陸地區,專門捕食哺乳類動物,但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巨人蜈蚣

超級英雄蜘蛛俠很受歡迎,但見到活生生的大蜘蛛,多數人都會驚到大叫,其中金球紡織蜘蛛(Golden Orb Weaving Spider)的體形為5厘米左右,加上8隻長腳,不能說不恐怖。織織復織織,牠們是編織界高手,有力織出3呎巨網捕捉獵物,別說膽小的記者,就連孔武有力的大漢見到巨網,也會感到「生人勿近」。

另一種不可不防的是澳洲漏斗網蜘蛛(Australian Funnel-web Spider),其厲害之處是連鞋子都能刺透,然後放毒,直接攻擊神經系統,導致器官衰竭,直至死亡。牠是死神化身,毒液能在15分鐘內殺死一個成年人,最可怕的是牠們不是一次性攻擊,而是會連環出手,幾乎每次都會釋放毒素,兒童是最大受害者。

順帶一提,澳洲常見的紅背蜘蛛(Redback Spider),俗稱「黑寡婦」,人類被咬後,起初不會察覺,5分鐘後傷口才開始發熱發痛,若不即時處理,可送你歸西,但自1981年之後,澳洲已沒有因被蜘蛛咬到而致命的個案,想去當地旅遊的旅客大可放心。

又稱百足的蜈蚣,遠看已令人起雞皮疙瘩,如果讓你見到巨人蜈蚣(Giant Centipede),隨時嚇暈。這種生物的身長可達30厘米以上,擁有注射毒液的鉗狀附肢,遇蟲殺蟲,遇蟻殺蟻。然而, 牠們也非王者,南美秘魯的巨人蜈蚣(Scolopendra Gigantea)最長可達46厘米,被視為世界十大蜈蚣之首,青蛙和老鼠都是牠的獵物。

水中毒物

看完陸地上的「毒物」,再看大洋洲的水世界。大白鯊是世界上體形最龐大的食肉性魚類,身長21呎,重量逾7000磅,通常成群出沒在澳洲南部海岸,有時會攻擊泳客和潛水人士,但近年已有大量證據為牠們的「兇殘」個性平反。由於全球的大白鯊數量持續下降,澳洲政府20年前已採取措施保護境內大白鯊,平民百姓可做的,自然是向魚翅說不。

鹹水鱷(Saltwater Crocodile)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鱷魚,除了澳洲北部海域,也見於東南亞沿海,身長22呎,體重3000磅,平均每年都會造成數宗人命傷亡事件。牠們善於埋伏,下顎的力量足以粉碎動物的頭骨,而且不會揀飲擇食。

鯊魚和鱷魚一般人都會防範,但原來藍圈八爪魚(Blue-Ringed Octopus)也是生人勿近,其體內的毒液比水母的毒強大1200倍,會誘發心臟驟停,甚至光是接觸到牠,也可在數分鐘內置人於死地,暫時醫學界未有解毒方法,但牠們個性怕醜,喜愛躲藏在石下,習慣晚上活動,一般泳客碰到牠們的機會微乎其微。

石頭魚(Stonefish)顧名思義外觀似石頭,主要棲息在澳洲沿海,毒性強,直接攻「心」,也會損害呼吸和神經系統。泳客在海中往往誤以為是石頭而踏上去,隨時中招,蟄傷處附近的皮膚會因缺氧而變色,也會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發燒、麻痹等症狀。

數到澳洲的「毒王之王」,實非號稱「世界上最致命水母」的箱形水母(Chironex Fleckeri)莫屬。箱形水母成年後體形如足球大小,體重達兩公斤,毒液可在5分鐘內造成心血管功能衰竭,意味着即使上水後獲得搶救,也返魂乏術。

人類被箱形水母蟄傷後,未必即時意識到中毒,但當感到頭痛、惡心時,為時已晚。牠活躍於昆士蘭沿岸,擁有60條可致命的觸鬚,最長達3米,澳洲平均每年有數十宗泳客被「毒王之王」弄傷的紀錄,2012年2月是歷史高位,多達160人中招求醫。

澳洲博物館曾按「危險指數」列出十大危險生物,箱形水母名列榜首,屬意料中事,但次席居然是最愛採花的蜜蜂。原來,澳洲全國近2%人口有過敏症,即使蜜蜂不含毒素,也可能因延誤求醫而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喪命。平心而論,哪裏都有壞人和好人,澳洲天然資源豐碩,適合各種動物棲息,危險性自然比其他國家高,下次去抱樹熊、看袋鼠時,記着對一些不友善的禽獸提高警覺。

 

《澳洲猛獸實錄》

播映頻道:明珠台

播映時間:晚上9時30分

播映日期:7月19日起(逢周五)

 

撰文:潘天惠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