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
西九文化區第二個演出場地「自由空間」剛於6月中開幕,首個演出為與法國五月藝術節合辦,由法國編舞家、2015年起出任法國蒙彼里埃國家編舞中心藝術總監的克里斯汀赫佐創作的《來自真實故事》。
這幾年歐洲當代舞興起向傳統舞蹈如民俗舞、祭祀及儀式尋根,找出當代與傳統的關連、傳統舞蹈語彙在當代創作中的位置。《來自真實故事》雖然交織及糅合傳統民俗舞與當代舞的語彙,但並不是一次民俗舞的呈現或轉化,更像是傳統與當代對話,又或並存。內容則呈現個人、群體與社群,尤其是男子間的情誼與自由的關係。
赫佐說這個2013年的作品,起點來自2004年他到訪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時看到一群男子跳了一段極短的民族舞──大概也是作品名稱由來。演出中有兩名鼓手及8名男舞者在一個極簡的舞台上,呈現了音樂與舞蹈、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張力。
夾雜祭祀動作
演出以節奏強勁的音樂為主──這也是回應了傳統民俗舞中,舞蹈與音樂節奏的緊密關係。負責作曲及現場演奏的兩位鼓手各自演奏一套鼓,除了帶有原始民族樂感的節奏之外,也有當代搖滾。兩種節奏同樣強勁,有時是兩位樂手演奏同一樂種,有時是兩人各有各演奏,民族音樂與當代搖滾的節奏有時像在對話,有時又像在抗衡,無形的樂音登時顯得立體。
音樂與舞蹈動作之間,同樣呈現類似的張力。有時,舞蹈動作像與音樂呼應,有時卻又似在自說自話。雖然清一色男舞者,卻沒有平常看到的強悍與陽剛,反而呈現溫柔與脆弱感覺。8位舞者穿着普通服裝,彷彿社會上任何一個普通人及社群。一開始他們逐個登場,然後是全場唯一一段整齊的共舞,之後跟音樂一樣,各人有時獨自舞着,有時三三兩兩肩並肩起舞,8個舞者演繹出多個舞蹈組合,看似輕鬆隨機,但又有着一定規律。
舞蹈的編排很好看,動作設計有時看似輕鬆日常,我們明顯看到當代舞中下墜及碰觸的動作,但也察覺到當中夾雜了傳統舞蹈中祭祀或儀式般的動作,如舉手向天或節奏鏗鏘的腳踏,但都是混合在整體動作中,不斷重複的段落都是民俗舞或土風舞形式的挪移。段落間的轉換流暢,就像舞者在閒談,然而個人與群體間的矛盾又會見諸急速的離群,甚至恍如受傷般橫臥台上;還有對權力壓迫的隱喻,像那猶如被罰或被捕的雙手放在身後的動作,以至一字排開,令人感到可能內藏深意。
8位舞者各有特色,動作的質感也不相同,看他們從容上台離場,獨舞或與他人共舞,有時像街舞的battle,但更多時像是好友齊心對抗社會,追尋自由,叫人看着感動。也叫人不期然想到當下香港。
《來自真實故事》作為「自由空間」的開幕節目,富有意義,也希望該場地日後真能發揮創作及藝術自由的精神,讓更多不同類型的作品上演。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散策定山溪 享受自然深處 |
上一篇: | 內科醫生男友 教馮盈盈演活外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