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亦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今年第六屆海峽兩岸全科醫學大會在鄭州舉行,主題是「抓住機遇融合共建,推動全科深入發展」。是次大會齊集了國內外的全科醫學專家,分享全科醫學最新發展,共商兩岸全科人才培養和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
強效的基層全科醫療能夠令到醫療系統內的病人更加健康。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央衞生政策要保障人民基本醫療衞生服務及做好常見慢性疾病的防治。另外,要加強基層醫護人員的培養及提升分級診療以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質量。
其實,在2016年國務院頒報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央政府已經提出健康是促進人民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國家要實現國民健康長壽,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也應該是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在2007年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亦提出「大衞生、大健康」的發展理念,醫療政策要把過去以「治病」為中心,轉變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並着重預防及控制重大疾病。
強調疾病預防控制
除此之外,中國亦要積極應對人口老化,加快老齡事業的發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去年國務院改革方案內,在健康醫療領域方面組建了「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衞健委)。衞健委是以全民健康為第一責任,改變過去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衞生政策。衞健委的施政方向是強調疾病的預防控制,維護國民健康。另外,還有強調高質發展和高效監管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衞生健康事業。
若社區的基層醫生愈多,社區民眾就能更易接觸基層醫療服務,他們就能更健康。過去幾年,中國大力推動全科醫療,在各省各地透過規範培訓及轉崗培訓大量全科醫生。當全國醫生的人數要一定的數量時,便應確保全科醫生的質素,統一達到國家的標準。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衞生健康司劉利群在是次大會中發表了國家2019年基層衞生重點任務。
首先,國家會建設「縣域醫共體」,即是以縣級醫院為龍頭,與其他鄉鎮衞生院成員建立緊密型醫療集團,從而加強醫共體牽頭醫院的建設能力,讓醫療資源能夠流往基層醫療。另外,要令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效結合,並完善醫保等政策支持醫療服務的質量管理。
第二是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印發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基本能力標準及服務中心評價指南。這活動能讓基層衞生服務機構自我評估,從而達到國家的普遍標準,而能力強的機構更有機會獲得國家推薦標準。
第三是啟動社區醫院建設試點,設立全科病房,健全臨床、醫療科技設置,強化基層醫療。
第四是深化基層綜合改革,合理核定基層績效的工資水平,並允許基層醫療機構可自訂獎勵性的績效工資比例。另外,提升醫保調控和支撐的作用,及完善醫療服務價格等相關政策。
第五是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及基層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全科基層隊伍的收入待遇,令全科醫療發展更吸引。另一方面,要透過完善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穩定和優化鄉村醫生隊伍。
第六是要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質量,做到「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提升家庭醫生的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如提供家醫上門服務、長處方及轉診服務,增強簽約對象的滿足感。國家亦能透過「互聯網+」政策及加強宣傳每年5月19日世界家庭醫生日,加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成效。另外,國家亦會健全基層醫療服務的收費機制,擴大各基層衞生服務機構的自主權。
推行電子健康檔案
第七是提高社區及村公共衞生服務的補助,以提升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績效。透過落實地方財政話事權和支出責任,確保項目經費能按時足額到位,亦會加大訊息的公開力度,推廣進行電子健康檔案;強化醫療預防融合,全面評估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實施的效果。
第八是加快基層訊息建設,加快發展遠程醫療服務如遠程影像、遠程心電圖、遠程會診中心等建設。推廣「互聯網+」基層衞生服務,設立基層衞生綜合管理訊息平台及輔助診斷決策系統。
第九是做好健康扶貧工作,讓貧困人口有基本醫療保障。做好縣醫院建設,令縣鄉一體、鄉村一體、鄕村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建設標準化。並落實為貧困人口建立檔案卡,提倡慢性病簽約服務。
家庭醫生作為健康守門人,能協調各層醫療系統,提供注重疾病預防及健康管理的基層醫療服務,對國家提升醫療系統的服務效能上,實在是不可或缺的。國家的基層醫療發展一日千里,而香港的基層醫療系統亦有龐大及有質素的公私營家庭醫生團隊支持。我們要抓緊不同機遇,加強融合我們的全科醫療團隊,讓我們的醫療系統更有效率, 讓我們的社區更健康啊!
撰文:何家銘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 ● 健康] 醫療發展非難事,保健政策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