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
雞蛋能補充人體能量,是不爭的科學事實,它被營養學家譽為「完全蛋白質模式」。雞蛋雖小,卻是使孩子變聰明的秘密武器。下文讓我們一起來剝開雞蛋的「外殼」,一探究竟。
一、增記憶,防老年失憶
雞蛋富含人體所需要的多種元素和礦物質元素,據科學分析,雞蛋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多種氨基酸、鐵、鉀、鈣等。雞蛋所含14.7%的蛋白質中,主要為卵蛋白和卵球蛋白,而且還含有8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人體對雞蛋中蛋白質的吸收率較其他食物高,可達99.7%。雞蛋中含量11.6%的脂肪中,有嬰兒身體發育特別需要的卵磷脂和蛋黃素。卵磷脂被消化後能產生膽鹼,並通過血液迅速流入大腦,可以豐富大腦營養。據國外報道,吃雞蛋可以增強記憶力,其理論依據均源於此。另外美、英和加拿大等國還研究發現,適當地補充一定量的營養膽鹼,可避免60歲左右的老年人患記憶力衰退症。
二、小孩吃雞蛋的規律
1. 嬰兒缺鐵會導致貧血,長期貧血會唇紅、皮膚蒼白、頭昏、精力難於集中、不愛笑、不想吃東西等,甚至會使嬰兒大腦發育不良。雞蛋蛋黃含有豐富的鐵,科研證明,通過吃雞蛋就可以解決嬰兒體內缺鐵的危機。家長開始時只能讓嬰兒食用四分一個雞蛋黃,蛋白不吃。方法是弄碎蛋黃拌入糊仔中食用,以後可逐漸加至半個到一個。
2. 1至2歲的孩子,每天以攝食40克左右的蛋白質為宜,也就是說, 每天吃1至1.5個雞蛋已足夠。當然還應有正常的三餐。
三、小孩吃雞蛋法則
1.半歲前不宜吃蛋清:有些父母喜歡餵蛋清給嬰兒吃,這是有損嬰兒身體健康的。因半歲前嬰兒的消化系統不完善,腸壁的通透性較高。雞蛋清中的白蛋白分子較小,十分容易透過腸壁進入嬰兒的血液中,從而引起嬰兒機體對異樣蛋白分子產生過敏反應,最終導致濕疹、蕁麻疹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半歲前嬰兒只適合吃蛋黃。
2.不宜過量:營養學家指出,雞蛋並不是很容易被人體消化的食物,特別是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超過孩子對營養的合理要求,腸胃就負擔不了,進而會引起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礙。因此,吃雞蛋應適量。
3.不宜生吃:醫學專家指出,有些父母用開水沖雞蛋給嬰兒喝,甚至給嬰兒吃生雞蛋,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因為雞蛋裏的細菌(如腸炎沙門氏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等)不經過高溫,難以被殺死,嬰兒食用後容易引起腹瀉或被寄生蟲感染引起寄生蟲病。同時雞蛋中也可能存在多種毒素,如果生食可能造成急性食物中毒或引發多種疾病,所以雞蛋一定要煮熟,吃蒸蛋最佳。如果兒童皮膚有外傷,最好不要食雞蛋,因為雞蛋有發酵特性,吃後會引起傷口化膿。
筆者結論:小小的雞蛋蘊含着豐富的營養。實驗證明,雞蛋所含的營養能增進記憶,促進大腦發育。所以,家長科學地給孩子吃雞蛋,不但能吃出健康,而且能吃出聰明。
雞蛋所含營養
卵磷脂和卵黃素:是嬰幼兒身體發育非常需要的物質。
卵磷脂、三酸甘油脂、膽固醇:維護神經系統,提高記憶力。
蛋白質及8種氨基酸:是人體所需要營養的主要成分,其中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操作有修復作用。
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致癌物質。
蛋清:半歲兒童不宜食,可能會導致濕疹、蕁麻疹等。
蛋黃:預防嬰兒身體出現缺鐵性貧血。
吃雞蛋注意事項
適量:可以防治動脈硬化。
生食:1.引起腹瀉;2.誘發寄生蟲病;3.急性食物中毒;4.若有皮膚外傷,易引起傷口化膿。
過量:增加腸胃負擔,引起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礙。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研究員:文芊
[信 ● 健康] 想行萬里路;先要識得補!【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終局之戰 暴肥的雷神 |
上一篇: | 傳媒對精神健康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