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6月20日

顏寶倫醫生 家庭醫學

我們該如何面對全球衞生十大威脅

世界衞生組織在2019年初,啟動了新的「五年戰略計劃」,為着全球人民健康制定了3個「10億」目標:全民健康覆蓋受益人口新增10億人;面對突發衞生事件受到更好保護的人口新增10億人;健康和福祉得到改善的人口新增10億人。為了達到這些目標,世衞提出了在「2019年威脅全球衞生的十大問題」,提醒全球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區與國家都要好好防禦。

這十大威脅為:1.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2.非傳染病、3.全球流感大流行、4.動盪與困乏的環境、5.抗微生物藥的抗藥性、6.伊波拉與其他高危致病源、7.基層醫療的不足、8.疫苗猶豫、9.登革熱、10.愛滋病。

這些問題,對我們住在香港的都市人來說,有着不同程度的關切,而剛剛平息了的麻疹小爆發,也「應驗」了當中的一些預言。

「空氣污染與氣候變化」或許是影響最大、最迫在眉睫但也是大家最感到無助的問題。空氣污染直接導致癌症、中風、心臟病和肺病等疾病;年老體弱、本身患有心肺疾病,或患有各種呼吸道「敏感」病患的朋友,特別容易受空氣污染的影響;而這些高危群組在香港的人數只會愈來愈高,即是在未來有更多人受此威脅。

氣候變化與空氣污染自是息息相關, 而我們近年亦已深刻體驗到:冬季愈暖,夏季愈熱,由一年四季變成每個禮拜都是不同的一季;忽冷忽熱忽乾忽濕,已經直接令到大家的呼吸道與皮膚問題更加難纏。

「非傳染病」包括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癌症等,是導致全球70%死亡的原因;當中有五大極重要的風險:吸煙、運動不足、飲酒、不健康的飲食、空氣污染。除了空氣污染這大因素外,其他4項都絕對是可以改善的因素。試想想,自己有計劃過去改變為這些風險嗎?

精神健康傷年輕人

另一類的非傳染病是:精神健康的問題。抑鬱、焦慮、壓力問題,影響所有年齡層的朋友;更可怕的就是傷害着愈來愈多年輕人;另一方面,科技發展帶來生活方便與社交媒體縮短人際距離,但對我們的精神健康與心智發展到底是益還是害?

與「傳染病」相關的威脅分別有多項:「全球流感大流行」,最近發生的是2009年爆發的H1N1流感。不幸中之大幸是,這「豬流感」雖然是新變種,但毒性相對不強,沒有重複100年前「西班牙流感」橫掃全球,令近一億人喪命的慘況。但下一波的流感大流行會何時再臨呢?世衞努力在全球持續監察流感變化,每年也為北半球/南半球的流感疫苗建議最有效的成分。我們每年都打流感針,保護自己與家人,加強社區裏的群體免疫力,也就是盡一分力去應付這威脅。

「伊波拉」毒病毒性厲害,經親密接觸患者體液而傳染;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SARS等超強毒性病毒的爆發,多年後仍叫我們猶有餘悸;這些病毒會在何時捲土重來?還有些什麼未知的病毒會在未來出現?這真的要依靠全球各地衞生機構的持續監察,我們也必須注重個人衞生,預防可以預防的部分。

「登革熱」病毒是由白紋伊蚊傳播,在全球熱帶國家有擴散的趨勢,在過去的夏季已落戶香港,將來很可能會成為我們的風土病。在有效疫苗出現之前,防蚊也就是預防的重中之重;由HIV病毒引發的「愛滋病」,現在已經是可以控制的病症,「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聯合3至4種不同功效的藥物,持續服用非常有效「抑制」HIV在患者體內增長,成功預防由HIV感染惡化成愛滋病;感染高危者,也可以服用「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Exposure Prophylaxsis, PrEP)藥物來預防感染。為了保護私隱、避免標籤及鼓勵自助,各服務機構都支援高危者在家裏進行「自我檢測」,並在過程前後提供足夠的支援。我們希望HIV患者得到充分的治療,更希望社會對患者有更真實的理解和更誠意的溝通。

「抗微生物藥的抗藥性」與「疫苗猶豫」可能對我們的影響更為貼身:「抗微生物藥」研發與微生物進化的「抗藥性」就是在持續的競爭當中,必須確定我們是否自覺或不自覺地從藥物或食物服進了抗微生物藥,並必須避免沒需要的服用。「疫苗猶豫」則很大程度是源自大眾對「主流」與「權威」的懷疑,同時也因為過去疫苗的成功與衞生環境的改善,令大家對好些「傳統」的傳染病掉以輕心,反過來認為疫苗是多餘的,同時也將疫苗的副作用過度放大。但剛過去的「麻疹」小爆發,卻是顯明了預防疫苗是何等重要:我們的「底氣夠」,社區裏的群體免疫力強大,故此即使有事也只屬輕微的爆發,也沒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需要強健基層醫療

不過這疫苗猶豫亦並非毫無道理,尤其是在聽到劣質和過期疫苗的事故不斷在內地發生。我們希望政府必須保持對疫苗嚴格地監管,保障疫苗的質素;另一方面,大家都應該明白,原來接種疫苗不只保護自己,也可以同時保護身邊的家人朋友和社會大眾,也可算是公民責任的一部分。

世衞意識到不論是富裕、已發展,還是貧窮、發展中國家,要達成「全民健康覆蓋」,必須依靠一個強健的基層醫療。故此「基層醫療的不足」也就成為威脅全球的問題。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往往着重一些只關注某種病患的「計劃」;已發展國家則往往以發展尖端科技相關的醫療為指標,兩者都忽略了發展基層醫療的關鍵重要性:照顧好社會全民的健康,令資源用得其所,更公正均真地根據病人真實所需而分配。

「動盪與困乏的環境」肯定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嚴重威脅。可幸我們沒有旱災、饑荒、戰亂、種族仇恨等大威脅,但想到我們跟全球各地都面對同一個問題,就是在電影《我不是藥神》裏說到世界上唯一的病:「窮病」。也想到「顛倒醫療法則」(Inverse Care Law)的道理:若果醫療完全以市場法則來運作,則愈不需要醫療的人會獲得更多,愈需要的則獲得更少。醫療不能是產業,而是實實在在照顧病人真正需要的服侍。

最後也還是要說一句, 若果有一個家庭醫生陪伴着,在遇上各式各樣的健康威脅時,也定必可以更平靜安穩去應付面對。

撰文:顏寶倫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www.hkcfp.org.hk

 

[信 ● 健康] 轉天氣容易打敗仗? 健康貼士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