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3日
與真光算有緣,大學師妹羅楚雲現職九龍真光中學副校長,亡友林燕妮是香港真光校友。Eunice忌辰臨近,念及她平生孤傲,不輕易讚許人,唯獨提起母校一無貶詞,雙眼滿載溫柔和懷念。名校何其多,真光的向心力卻特別強。我工作的大廈與九真只一條火車軌之隔,見它正慶祝70周年,原校更即將150周年,值得大書一筆,遂請羅師妹安排我與李伊瑩校長晤談。
150周年,由美國長老會Ms. Harriet Noyes於1872年在廣州創校起計,所以2022年便百五了;至於70大壽,你懂的,1949年中共建政,不少教學團體南來辦校,最典型莫如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中小學方面,集體回憶順口溜:「真光豬、嶺南牛、培正馬騮頭、培道女子溫柔柔。」戲謔之餘,彷彿猶存同期南來的香火之情,令人頓感風雨撲面。
回頭說,真光向心力從何而來?李伊瑩身兼中小幼總校長,開宗明義道:「是要刻意經營的。」心直口快,一般人諱言刻意,殊不知聖賢制禮作樂,本就求刻意。真光新生有「開社」表演,畢業生有「傳燈」儀式,每隔3年結為姊妹班級(中四配中一、中五配中二、中六配中三),師姐照顧師妹,說形式化很形式化,卻正如李校長道:「愛就是要講出口,愛就是要表達出來。」
校友按屆別,每十載重頭戲,稱為「社辰」,其實讓離校遊子找個名目隆重其事。韋莊詞:「從此隔音塵,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有原因便好。
刻意經營
老土嗎?我們都經歷過嫌校歌老土的青葱歲月,投身社會打滾,失意時歡樂時,不自覺哼起的,卻總是校歌。
現時教育政策下,新校絕少男女分校了,那麼,反映女校已經不合時宜嗎?李校長不亢不卑道:「師生關係可以更親密,亦能培養出女孩子『我都做得來』的信心。」
還有經典校裙,李校長指出此乃長衫而非旗袍,不算太窄身太不便,剛好達至女子讀書人「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斯文效果。都是那一句,落在極端放任主義者會認為約束,但教育,本就是要刻意經營。
人心不古,我寧願老派些。
廣州真光因政治理由,經歷多次改名(第X中小學之類),香港代表組歸寧團回去探訪。遠嫁女子省親謂之歸寧,滄海桑田,換了人間,又一段穗港雙城記。
慶祝活動和名人撐場不勝枚舉了,隨便兩例:由陳美齡講座到阿嬌鍾欣潼為母校粉墨登場,可見兼收並蓄,五湖四海啊。
70周年紀念品,自然少不得珍珠飾物,真光──珠嘛。
撰文 : 余家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傳統意大利音樂舞蹈 灣仔免費睇 |
上一篇: | 動物一樣有個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