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15日

吳雄 訪談錄

縫紉高手堅持傳承傳統 梁秀清:我只做老式旗袍

《花樣年華》裏的張曼玉、《色,戒》裏的湯唯,穿上旗袍婀娜多姿,與動蕩的民國時局共舞。然而,大家未必想得到那其實不是中國傳統旗袍,而是「東方不夜城」上海洋化下的「海派旗袍」。

「韜光養晦」是中國人的傳統,傳統旗袍以平和直為主,盡量掩蓋女性身體曲線;「海派旗袍」卻與西式縫法相容,主張前後「全面崛起」。自稱「清.繡娘」的梁秀清(Martha),希望把老式旗袍的手工傳承下去……

梁秀清生於中西合璧的家庭,商人家庭出生的父親讀高主教書院;生於秀才之家的母親是南逃難民,十二三歲已打工養家,把讀書機會讓給弟妹。父親做服裝生意,自小教梁秀清分辨布料;祖母和媽媽愛縫紉,家中各人的衣服、襪子等,一般都是她倆度身縫製。

「祖母會自己做旗袍,也給小孩做衣衫,看她動手你會驚呆;一把剪刀、一塊布,連筆也不用;望望你,軟尺也不用,硬尺比一比,再看一看布,呼口氣就落剪。」梁秀清回憶說。媽媽也不簡單,能縫製出迪士尼的卡通人物,非常酷似,今日的淘寶貨不能比。

 

全班僅一人考裁縫科

訪問當天,她特意帶了翠兒來影相,「媽媽常說家裏窮,能自製的都不要花錢。我說很喜歡翠兒,她二話不說給我縫一隻,不久前在Facebook上載她做的襪子,記得小時候說腳太涼,她就給我織一雙。」梁秀清哈哈笑道。

正是家人的言傳身教,她讀拔萃女書院時最喜歡裁縫課(Needlework)。「當時有烹飪和裁縫班,會考還可以報考,這些科目不是教你技能或幫助升學,其實是教你如何做個淑女,會做衣服才會對衣着有要求;懂得沖茶、做蛋糕,就會對吃有要求。」

梁秀清覺得那些個人修養的科目很重要,「可惜聽說這樣的學科後來取消了,傳統英式學校有所謂come out,女孩子到十六七歲要學會約會、識朋友,不學跳舞如何『出場』呢?」可惜,香港教育向來注重考多少粒星星、上車、專業資格,誰在乎什麼優質人生?

「同學們還在做圍裙時,我已經在做衣服。其他科目我但求及格,唯獨裁縫這科最為用心,甚至希望將來大學讀服裝設計。記得O-Level考得distinction,全班僅我一人報考,香港人向來都功利,誰考那無謂的學科?」梁秀清嘆口氣說。

爸爸當然想她讀商科,將來能幫忙打理家裏生意,梁秀清卻得到媽媽的默默支持。「媽媽說自己選擇喜歡的東西,不用理爸爸!」可惜,她不符合理工時裝設計的報讀要求,被迫到爸爸的公司工作兩年,至20歲忽然反叛起來,而那竟然跟電影有關。

「美國的朋友教我如何報讀電影,甚至提供住宿。爸爸怎會答應?於是叫親戚朋友當說客,車輪戰勸我別沉迷第八藝術!我考過TOEFL和入學試拿到獎學金,但爸爸竟執意不肯,他說:『我的錢用來給兒子讀書!』」梁秀清也不肯妥協,一怒之下入無綫電視工作!(詳見另稿)

收費2000元包工料

雖然中學成績表得到的評語永遠是:未盡全力,可以更佳!但叛逆後的梁秀清不可同日而語,先後在香港大學讀法學學士(LLB)和在英國大學讀訊息行政及管理碩士,與爸爸的關係也逐漸緩和,她笑稱爸爸是「玻璃心」,「之前在Facebook說起昔日矛盾,他竟生氣啊!」

父女情不便細談,那麼記者就跟梁秀清談回旗袍。她幾年前辭去全職行政工作,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做旗袍和教學上。「我不是靠這賺錢,開宗明義告訴客人,先不要討價還價,我一件收2000元,連工包料,更不能催我交貨。」她表示長者顧客優先處理,後生的只能排後面。

「設計上也不是客人話事,我只做老式旗袍,不要給我相片說要入膊、裝袖、A字裙啊!這些都被我趕走,很多人受裕華(國貨公司)教育,覺得那些才是旗袍,其實是西式剪裁,不是中式剪裁。」梁秀清認真地說,她每天都穿自製的傳統旗袍。

「以前漢族女人穿襖,下穿裙子;男人是長衫。只有旗人才有旗袍,要騎馬才開高衩,裏面穿褲子。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出現女裝長衫,於是有了旗袍出現。至清末,外國裁縫文化東來,比如流行戴腰封等,旗袍也開始收身設計。」

民初女孩上私塾,都要穿上長衫,今天香港一些女校仍保留此傳統。「然由於上海是最洋化的地方,於是旗袍加入很多歐式裁剪,於是收得愈來愈窄,腹部和腰要有折,以顯出曲線來。」梁秀清介紹道。她坦言衣服的歷史記錄不多,只能靠看書和問長輩。

據《老北京的三百六十行》一書記載,漢代以前男女皆穿裙子;褲子由漢文帝的皇后發明,由女性率先穿着以減皇帝色慾,最早的裁縫為宮廷皇室服務。書中寫道:「裁縫即剪裁和縫紉,分包邊、合領、上袖、縫絆。」

傳統旗袍工藝,分盤(盤扣)、鑲(鑲邊)、嵌(嵌花)、宕(流暢)、綉(綉花)、滾(滾邊),梁秀清慨嘆如今精通者不多,恐怕傳統旗袍將失傳。「我之前也曾花錢去學,發現那些畫紙樣的師傅,本身並不懂得做旗袍,教縫紉的也只是車間師傅。」

中國傳統藝術之流失,往往是由於師傅的一己私慾。「師傅教時一般都會留一手。比如衣領應該如何上?旗袍前後幅要拱起來,師傅就用匙羹刮。祖母教我要用熨斗推出來,如今的人貪方便,在前腹車一行線就當完事。」師傅貪快求方便,是什麼導致呢?

在求快求抵的香港地,師傅的手工是不值錢的。梁秀清就試過在Facebook專頁「清.繡娘」跟客人唇槍舌劍起來。「我之前常在墟市擺檔,有的手作檔被人壓價,寧願去淘寶買貨冒充自己的手工。香港人就是這樣,不珍惜手作和創作。」

她最開心是遇到識貨者,一回在巴士聽到有人談論自己的旗袍,「有的說是上海手工,有的慨嘆沒人做這樣的舊手工,有的說現在都回大陸訂製。我忍不住坐到對面說旗袍是我親自做的,他們其中一位是退休旗袍師傅,說一看就知非大陸貨,慶幸手藝沒失傳。」

有人願學即傾囊相授

教做旗袍快兩年,梁秀清慨嘆香港人生活太單調。「做手工和讀書用不同部分的腦袋,教育制度令我們忽略其他腦部發展。很多人怎麼說都不懂,我就明白他們遇到阻力。」很多手作班老師,不管你有沒有學好,總之親手幫學生完成,最後用來打卡呃like。

梁秀清卻是非一般的老師,「只要你肯學,我一定傾囊相授,不管你會否傳承下去都好,我教一個算一個。所以我會解答學生的困難,而不是幫他改。就算看似簡單的布鈕結,很多學生試過才知道有多難,就算我也常做到手指起泡。」

王家衛對旗袍情有獨鍾,《花樣年華》的張曼玉和《色,戒》的湯唯。梁秀清如何評價兩人所穿的旗袍?「最美是張曼玉,不論《滾滾紅塵》中的粗布旗袍,還是《花樣年華》裏的現代款式,同樣好看。湯唯穿的旗袍則另有韻味,似妖不妖。」

至於她最喜歡哪位藝人穿旗袍?梁秀清投了內地藝人周迅一票。「她穿上旗袍是妖媚、是風情,有時卻帶書卷氣。」至於香港小姐穿的旗袍,她表示是現代款式,「貼身、高腰、入膊,非日常可穿。」

梁秀清對旗袍的狂熱,最難得之處不是擁有日漸失傳的傳統手工,而是對傳統文化的堅持,以及毫無保留的傳承。近年,社會充斥着香港無傳統、手工無市場、夢想無空間的假象,彷彿一定要逃離這裏,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梁秀清證明並非如此。

 

 

梁秀清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

學歷:愛丁堡納皮爾大學(訊息行政及管理碩士)

興趣:做旗袍、綉花

 

 

撰文 : 吳雄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