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5月14日

陳仲謀醫生 身心掃描

支持精神病人照顧者

世界衞生組織(WHO)早在2000年便推斷2020年,即距今不足1年,抑鬱症將會從第4位上升2名,成為人類次席的病患殺手。今年年初,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有專家指出焦慮症的數字已經超越抑鬱症。換句話說,焦慮和抑鬱症加上林林總總的精神病,精神病肯定已成為「全球人類疾病的首席殺手」。

精神病的普遍性和廣泛性來勢洶洶是毋須懷疑的,筆者在本專欄已詳述備矣。本文是換一個角度,討論照顧精神病人的人(Carers /Caregivers)所遭遇的困難和危險。

學術界有一個術語為Disabled Adjusted Life Year(DALY),直譯是「殘疾調整生命年」。這是用來「量度整體疾病對社會帶來負擔」的一個數值,首先是由WHO提出,現在已成為對公共衞生和健康影響的評估方法,內容相當複雜,不宜詳述。簡言之是「疾病負擔」(Disease Burden)。WHO在1998年的報告說明:導致人類失去功能的10個主要原因,其中5個是和心理有關的,而精神病及與神經疾病佔所有健康生命年的損失高達28%。直接來說,因為治療精神病的時間漫長,對病人本身、照顧者(家人)、社會、國家以至世界(相比其他疾病),造成最大的經濟損失。

雙輸局面

很多精神病人出院後都需要家人長期照顧。照顧者面對的問題,視乎其本身的能力和患者的病情。就香港的環境而言,部分照顧者要放棄本身的職業,全天候服侍嚴重的患者(多數有自殺和暴力傾向)。一般而言,照顧者都要犧牲相當多工作和休憩時間去關心照應患病的親朋戚友。根據一項調查研究,caregivers之中罹患精神失調的約為40%,其中多是抑鬱和與壓力相關的症候。

因為近半個世紀以來,精神病人的復康過程都趨向在家護理,以減低長期困在醫院療養的負面影響,這種「離開院舍,回歸社群」(Deinstitutionalization)的政策有正面的作用,包括較為貼身的照顧、加強家庭的凝聚力、大大減低社會的公共醫療開支(單以英國為例,專家估計家庭照顧者每年為政府節省1.25億英鎊)。

以家庭為單位去照顧精神病人有利有弊。香港人承襲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認為照顧患病親人是天經地義的事。有些人義無反顧、無微不至去照料病人,治療成效當然是正面的。可是,本地的居住環境狹窄,很多病人的家庭都經濟拮据,形成兩難局面:一方面要為口奔馳,一方面要「眠乾睡濕」,對照顧者和病人皆相當不利。年前有港產電影以上述社會現象作為題材公映,雖然贏到口碑,但引起的漣漪很快便消失,得不到社會長期的廣泛關注。

有一個本地研究發現,超過五成的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病人,都直接或間接受到其家庭的照顧。可以理解的是,一名病者在特定的生活空間,至少有2至3個人,其中包括家人、朋友、親戚、同學和同事,皆會受其影響,估計佔總人口的四成。

照顧精神病人負擔沉重,挑戰巨大,有各種危機:家庭關係的瓦解、收入減少、生活節奏失衡、求助無門和遭受不必要的標籤。如果照顧者長期受壓,又得不到適當的支援以紓解情緒困擾,他們可能會在情緒上受挫、失去自信心、憂慮、憤怒、自我形象低落及困窘。長此下去,照顧者的護理能力會降低,妨礙病人的復康過程,造成「雙輸」的局面,這無疑是缺乏社會支援的表徵。

根據外國的經驗,照顧者若然得到社會各方面的幫助,治癒病者的成效會加強,引領家庭成員之間更為團結,促使個人的成長,明白什麼是同理心(Empathy),形成一個和諧社會其中一種重要的原動力。很多先進國家,例如澳洲、紐西蘭和德國,政府早已肯定照顧者所作出的社會貢獻,而有計劃提供多種支援,包括教育訓練和有一定程度的財政津貼。香港在數年前開展上述同類型的工作,一些非政府組織(NGO)模仿外國個案,經過微調(Modification)和本地化(Localization),推出組織照顧者的團夥(Peer Group),使「同路人」有機會分享心得,互相鼓勵和支持。

可惜,政府在這方面的發展仍然處於相當被動的狀態,似乎在可見的將來,照顧者想得到有關當局的眷顧,應該是遙遙無期,遑論是公帑和公共房屋的支援。現在嚴重的精神病患者,當失去自理能力,便和其他殘疾人士一樣,只能得到微薄的綜合援助,這實在是「不到位」的投資,和筆者經常提及的「四不一無」的「不準」殊途同歸。

團夥協作

香港特區政府的注意力大概只集中應付當前的問題,一些長遠但看來不緊急的要務應該是無能為力。社會中的有心人,特別是精神健康服務界的持份者,相信要自求福祉,這就是NGO存在的真正意義和價值。

香港的NGO可循着上述「團夥協作」(Peer-to-peer),並邀請有關的專業人士,訓練照顧者治理精神病的知識和技巧。當照顧者的情緒出現偏差,負責的NGO便應想辦法,招募一些精神病的專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提供適切的輔導,使他們重塑正面的心理素質,穩定自信心,感覺有足夠能力幫助家人脫離病魔的掣肘。

在資源許可下,希望有NGO能挺身而出,開辦一類「照顧者訓練中心」,使caregivers能清楚明白他們將要擔當的角色,掌握怎樣取得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的途徑,通過工作坊實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是建立一個長期戰鬥的耐心。社工必須通知有關人士,政府已推出先導計劃(Pilot Scheme),讓低收入的殘疾者申請每月2000大元的津貼。這是資訊流通的重要性,款額雖然微不足道,但是「食得唔好嘥」!

香港社會必須讓照顧者知道,他們並不是孤軍作戰,大眾沒有忽略其需要。雖然政府暫時仍然無能為力,但是有很多熱心人士和NGO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希望他們不要氣餒,對患病的親人不離不棄。

撰文: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