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
漫威的成功,造成「特許經營片」泛濫。六大開拍任何電影之前,先考慮該片會不會拍續集,可以發展成「特許經營片」的自然優先開拍。例如《加勒比海盜》、《壞蛋掌門人》及《迷你兵團》,連《反斗車王》也拍續集,《狂野時速》更在內地奇蹟般大賣。
從商業角度看,「特許經營片」有許多令製作人睡覺都會笑醒的優點:「特許經營片」只要有連場「破壞色情」(Destruction Porn)打鬥和電腦特效的奇觀,便毋須有大明星、大導演、好劇本,一樣賣個滿堂紅。據報道,在二十世紀末,荷里活至少有12名導演講句「我要拍戲」,便有投資方願意支持。如今只餘3個:史匹堡、諾蘭(Christopher Nolan)和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鐵達尼》和《阿凡達》的導演,令人慨嘆的是:連他也忙於拍《阿凡達》兩齣續集了。
眾大明星逐漸星光黯淡,除非拍的是「特許經營片」,如《鐵甲奇俠》的羅拔唐尼、《職業特工隊》的湯告魯斯,乃至近年《殺神》(John Wick)的奇諾李維斯。《哈利波特》、 《魔戒》乃至《怪獸》系列電影,賣的是品牌和電腦特效,何須大明星撐場?梅麗史翠普、茱莉亞羅拔絲之流,只好屈就拍B級片,如今的A級片已沒有她們的份兒。
僅四五個表情
「特許經營片」中的角色沒多少「人性」,演員四五個表情足以演畢整部戲。何況,電影公司絕不希望旗下演員走紅,演員紅了便要大加片酬及諸多要求。同理,「特許經營片」大多不會起用大導演,一來電影吸引觀眾的不是「原創性」(有幾多部《蝙蝠俠:黑夜之神》?),殺雞焉用牛刀?《水行俠》用首次拍A級片的溫子仁執導,一樣收入11.4億美元。二來名氣不大的導演較聽話,不會逆製作人的意思,少許多麻煩。
「特許經營片」雄霸影壇,反映了什麼?是電影不再是最有意義的「文化載體」?抑或是電影的死忠粉絲愈來愈蠢鈍(Dumb and Dumber)?
撰文:占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網絡流行新咒罵詞 |
上一篇: | 奧斯卡落幕 爭議未止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