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22日

張綺霞 訪談錄

中大建築學院副教授 用傳統建築語言改善侗族生活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Peter W. Ferretto在全職投入研究和教學之前,曾從事多年建築設計工作,他深信,建築師有其社會責任,而不只是賺錢。早前他帶領學生與廣州大學的師生合作,利用建築設計改善偏遠侗族鄉村的生活,並從當地的建築語言出發,設計和建立了一座兒童圖書館,希望以此作為改善城鄉社區的起點。

「中國城市化的步伐急速,很多原有的東西已經被消滅破壞,但鄉村仍保留不少原初的文化,不只是建築,而是那種生活方式,建築不但能保存其中的美學,也能保持村莊的活力。」因此他選擇帶學生走進村落,探索更多傳統建築語言應用的可能。「如果連建築都失去,歷史也會消失。」

侗族社會在中國有數百年歷史,保留了不少原始的文化習俗。Peter也是在2015年才認識到這個少數民族。當時他去廣州參加會議,結識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教授,兩人覺得可以合作做些什麼,便決定深入少數民族的村落,進行互動建築計劃,幫助當地保存傳統建築文化,同時設計一些能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建築。最後他們選上了湖南的侗族村莊高步村。

高步村在湖南臨近廣西桂林的邊界處,約有2500人居住,侗族村落都是沿河而建,河邊是稻田,稻田上面的山坡建房子。他們先是帶一眾學生住進村落,由於村內沒有旅館,他們分別在不同家庭與村民一起生活,理解當地文化,更跟工匠學習傳統建屋技藝。

Peter表示,在學生進駐村子前,當地政府曾在村落一邊建造石屎房屋,免費提供給村民,好讓他們遷進去,騰出傳統木房子來變成民宿、商店等來打造旅遊景點,後來因為居民不肯而作罷。他們不希望利用或破壞村落的傳統特色,反而想營造對話的氣氛。「我們很小心,想明白當地文化,不想隨便改變什麼。」

善用廢置屋與地

村民起初對他們也抱有戒心,後來學生透過採集他們廢棄的器具,例如手動的碾米機改裝成玩具,放在公眾地方或橋樓讓孩子玩,製造機會讓村民和學生交流。又舉辦過多個小工作坊,了解居民需要,用傳統工具設計一些符合居民需要的小建築,例如河邊建一個小帳棚讓村民乘涼,河中建一個小架子讓孩子玩水時可放衣服,或者在屋與屋之間的廢置空間建一個多層凳子讓孩子玩耍和讓村民聊天。

 

後來他們更想到在當地建立一個兒童圖書館。有此念頭,是因為看到村內的「空心化」問題,與許多中國鄉村一樣,高步村的青年到中年一輩都遷移到城市打工就業,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中。村內孩子教育資源缺乏,約80個孩子擠在簡陋的鄉村小學內讀書,放學後流連網吧上網,小六畢業就到鎮裏升學。「當地的老人不明白,上網和孩子經常吃的糖果一樣,都可能造成壞影響,他們只是想孩子開心。」

而村中很多房屋和土地因為勞動人口遷移,都被廢置丟空,他們在小學旁找到一片廢置的空地,決定在此建立一座「沒有門的圖書館」,希望孩子能有更多機會接觸圖書。「雖然它的外框和建築架構看起來就如一般的侗族建築一樣,用當地木材建造,但裏面卻很不一樣。」

仿吊腳樓圖書館

侗族都是用木造屋,全都用榫卯設計,不用一根釘子。當地的木建築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鼓樓和橋樓兩種建築。鼓樓有凝聚社區的功用,每座鼓樓都被8至10個家族房屋包圍,社區所有討論和決策都在裏面進行。而橋樓則有兩層,是居民日常聚集消閒的地方,男人在下層,女人在上層,他們清晨開始工作,下午完成後就去橋樓玩牌聊天。

至於一般房屋都是依據傾斜的地形而建,採用干欄式結構造成吊腳樓,地面沒有任何遮掩,用來飼養牲畜,一樓才是人居,圖書館也模仿這種地面開放的吊腳建築,沒有大門沒有上鎖,白天黑夜都可讓孩子進內。他們保留傳統建築的框架,卻不用木板將建築圍封,反而安上斜角的半透明膠板,將大量陽光帶進屋內,營造開放感覺。「傳統的侗建築沒有窗子,裏面很暗。我們希望建築是好玩的。一般傳統建築的屋頂是坐東向西,我們的則是坐北向南,引進更多陽光。」

在設計圖書館時,他們也曾徵詢村民意見,原初的設計因為太標奇立異,被批評為不尊重當地建築傳統,「我覺得他們也有道理」,才改換成現在的簡單設計,外表看上去就是一般的侗族木房結構,內裏卻非常現代。「村民也喜歡這個設計,認為傳統得來也新穎。」

他表示,自己雖然是建築專才,但進入村莊時不能帶着傲慢的心態,不要覺得自己懂的比別人多,也不要「教」村民。「你只要展示給村民看,做某一些事,就可引發更多可能。」在這些村落內,要從一個個小項目開始,慢慢改變,不需要一個宏觀的規劃。「大建築師樓總是迷信總體規劃,要有很多資金才做到什麼,其實這些都不需要,從小資金和小改變做起,可慢慢讓村落向更好方向發展。」

時間改官民態度

計劃進行初期也有不少非議,「雖然村民很歡迎這個計劃,但當地政府原本有很多擔憂,例如資金上,例如擔心其他村落怎樣看。」然而當中央電視台來採訪他們後,官方態度大為轉變,自此進行得非常順利。他們在香港做好設計圖,就交給當地的工匠,他們不用尺量度,看圖後心裏有個譜,用竹子的枝節為尺,在木上標注畫線,決定接駁的位置,花了近兩個月時間才完成切割,卻在一天內搭完了建築的主要結構,「這種建築方式很像組合屋的概念」。

雖然他不懂中文,一切溝通都要靠學生協助,但無論他走到哪裏,都有一群好奇的孩子興致勃勃地跟着,要看這個外國人在做什麼。作為團隊中唯一的外國人,他的出現也沒有招來太多疑惑。「第一年來,他們也有很多懷疑的目光,想我是不是來改變他們的生活,第二年,少一點,第三年,村裏每一個孩子都知道我的名字了。」

他表示,溝通除了建立於語言,很大程度也建立於互信,「如果我一進去就說,要為你們建一個圖書館,那麼當然很有理由懷疑我,但我們3年間去過很多次,解釋每一件事,聽他們的意見,然後改變我們的設計,取得村民認可才建設,而且也聘用當地木匠去做,所以他們也相信我們。」

歷經兩年,這座沒有門和鎖的建築終於在2018年年底建成,名為「高步書屋」。建築內只有少量椅子,是迎合當地人喜歡在樓梯休憩的習慣,他們更把樓梯塗紅,鼓勵孩子以梯間為座位。圖書館內的書都是外界集資購買,有約2000本。

沒有任何保安設備,可會擔心書被偷?他笑一笑說:「偷書是可能發生的,但這不是大問題,拿走書的多是孩子,我不覺得是壞事。我覺得沒有鎖是很重要的,如果像學校那樣會關門會鎖上,就不能隨時去了。」書屋建成後反應不錯,他期望書屋只是一個起點,長遠希望孩子愛上書本和知識,長大後能繼續留守,為農村找到更多出路。

在改變中國農村社區外,Peter對香港城市的剩餘空間(residual spaces)運用甚感興趣。「香港非常稠密,公共空間缺乏,幾乎每一寸空間都要被用盡,對於城市中的剩餘空間如橋底如何被『殖民』,我很有興趣。」

雖然香港沒有太多空間去建立新圖書館,他與學生也曾與區議員合作,在美孚一條天橋的橋底設立一個簡單而臨時的裝置「書樹」,利用簡單的木板組裝成一個樹狀的小型建築,樹幹中放滿外界捐贈的二手圖書,樹下則是高低不平的小箱子,讓孩童可以在中間跳上跳下遊玩嬉戲,大人則可以在箱子外圍坐着看書。

他表示,整個裝置都是用預製組件拼合而成,在工場切割,再由學生即場組裝,並不繁複,用5萬元就能將什麼也沒有的橋下空間變成圖書館。「只需要用一點錢,就能將空間改變。」書樹推出後大受街坊歡迎,吸引不少人在下面聚集,更有人在旁以口琴表演助興,原本只打算放兩星期,最後放了3個月才拆。「不少人向我們反映,這個書樹比圖書館更方便。」項目完成後,更有不少學校主動接洽,看可以如何將這互動建築搬到校內。他希望未來發展出更多短暫建築計劃,能好好改變城市中的剩餘空間。

 

 

Peter W. Ferretto小檔案

出生地點:英國

職銜: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家庭狀況:已婚,育有一子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