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4日

章可怡 但看楓景

愛動物的迷思

溫哥華華人在11月成個月幾乎都在中文電視台追看一齣連續劇,名《海獺與錦鯉》。是動物戲,奇怪吧。華人尤其廣東人,對動物的共同態度是:「食唔食得?」這一齣,不是講食野味,是關於這兩種動物的戲。

卑詩省的代表動物正正就是海狸(beaver),扁尾,圓尾的海獺(otter)是其老表,都是在水邊生活、專門吃魚的哺乳類動物。11月某日,不知如何有隻海獺溜進唐人街中山公園的池塘,該池塘所養的錦鯉,是著名的觀賞物,其中一條竟有51歲,名麥當娜,遊人能跟牠見上一面,都笑着離開。這隻入侵的海獺吃了多少錦鯉已算不清,當前之法是請來專家設計行動,日夜開工,撈回多少是多少,送去別處寄居,但,怎也找不到51歲的那條。另一方面,用多種方法獵捕水獺,牠吃掉籠子裏的魚和肉,就是能逃離,直到牠自己消失。

加拿大以外地方的人知道這事,都笑了,沒見過這樣笨的,一槍斃了那隻水獺不就完事了。We are Canadian,動物比人重要。51歲的錦鯉珍貴,兩歲的水獺也很cute,戲劇因素就在:要救錦鯉,也要不能傷到水獺。

這故事發生在華人社群,足證就是華人,也學會加人對待動物的態度。

盡信書不如無書。加拿大人不是什麼動物都愛的。加拿大「自己的」、原生的、好看的、趣致的動物才得愛寵,像加拿大雁(Canada goose),美國人對之討厭到不得了,想設方法消滅之,因其以加拿大為名,加拿大當寶,帶着小雁過馬路,有警察擋車;加拿大認為所有北極熊都是加拿大的,要知道尚存多少隻北極熊,以加拿大發的數字為準;老鼠被追殺沒一人有異議;外來的亞洲草魚,被視為怪物,要殲滅之。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