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2月13日

余家強 後不變期

港僑詞典(五) 歧義

今次回到詞條解釋。港人既具備華僑特質,寫的講的雖然中文,但含義與內地及台灣同胞不盡相同,最慘落在似是而非之間,引起誤會甚至意識形態決裂。這正是我說要編一部《港僑詞典》的原因,不只遊戲文章。

詞目:打工

歧義詞:崗位

「我哋呢班打工仔」,在香港,但凡並非做老闆,所有在職人士都叫打工仔,年薪千萬的CEO被稱為「打工皇帝」,以至曾蔭權競選連任口號「做好呢份工」,大家不認為有問題。

但在大陸,打工含貶意。計劃經濟,本來由國家安排就業,更普遍是留在鄉下耕田;開放改革後,方出現離鄉別井、自行求職的情況,謂之打工。內地人食慣大鑊飯,可想而知,早期對打工心存疑慮和歧視,尤其女性,且看《百度百科》打工妹條:「大多在農村長大,學歷不高,從事工廠裏基層管理員及普工、飯店服務員等工作的人……著名打工妹安子著有《安子的天空》,講述打工妹的艱辛生活。」言若有憾焉。

在台灣,打工也專指打散工、兼差,非固定事業。

所以,同胞們聽港僑以至特首津津樂道自己打工,很礙耳,會覺得我們沒長遠計劃、欠責任感、像民工般過客心態。

人家叫崗位,謹守崗位,哪有聽過謹守打工的?

詞目:家長式管治

歧義詞:為民父母官

憤青/知青當然認為家長式管治(Paternalistic Governance)代表負面意思,年長者便未必有同感了,尤其古語有云知府大人相當於為民父母官,愛民如子是老百姓幾生修來的福氣。代入家長心態,元秋議員鬧「唔識普通話成世踎香港」有什麼問題呢?你也曾這樣教過貴子女吧?

所以,我不反對憤青/知青對着幹,但請注意用詞,形容政府家長式管治,同胞們和老一輩會混淆是讚是罵的。

詞目:搶佔道德高地

歧義:當仁不讓

同理,我對近年流行用這句話批評對手有點莫名其妙。我固然知道英文有Seize the moral high ground說法,但換成中文即格格不入。當仁不讓豈非聖人遺訓嗎?林則徐名句「山登絕頂我為峰」更加是勵志,怎麼變成貶意?

大家其實並未習慣。我曾聽某老民主鬥士在席間疾呼:「我們要搶佔道德高地!」可能他渾然忘我,搶佔道德高地(例如民族大義)不正是民主派認為中央賴以欺負香港的伎倆麼?抑或老鬥士根本搞不清楚,誤以為又高又道德自然好?

對大陸同胞來說,愈發搭錯線。

小結

諸葛亮《出師表》孜孜不倦規勸後主劉禪:「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小時候我不明白,為政者怎會怕自卑?軍國大事又與比喻、詞義何干?後來我才明白,抱着打工心態的特首、感覺被家長管治被道德佔領的非建制派,豈非恰恰妄自菲薄?豈非詞不達意?

政治,就是學習講話,信然。

撰文 : 余家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