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22日

余家強 後不變期

港僑詞典(三) 發音篇

香港話──如果算有,就像一套華僑語言,既中英夾雜,又心知肚明自己並非正統。這是本土意識怎樣抬頭,都不容否認的事實。上兩篇舉例過字詞意思與大中華的差別,今次談談字音。

大家可有同感?每逢聽英語,我總覺得出自香港人嘴巴特別易懂,是特別易懂而非特別悅耳。照計,同樣番邦文,隔膜不可能減少,那因為發音標準嗎?更不可能,雖然某些洋人的slang和accent偏多,但我敢說,即使優雅牛津腔都不及港式,一句到尾,親切。學校聘請洋老師教英語尚屬近年而且小眾的事,我城百載由華人教華人,代代相傳,自成系統,包括會把W念成「打必U」,習慣了,反覺得正宗的難以溝通。

相煎何太急

明乎此,便可引申到,本土派捍衞的也只能算香港話。何以見得?張敬軒早年來港發展時,曾對我感慨:「講字正腔圓的廣東話,會有問題的。」撇開複雜的聲韻學理論,你懂的,把廣州的廣gwong圓唇再明顯些,廣州的州zau再高音些,便很大媽feel了,但的確原該這樣啊!張敬軒何許人?廣州人,廣州是廣東省首府,成日話捍衞粵語,到頭來笑廣州人的廣州音怪,數典忘祖,正如有耳不識牛津腔。

張敬軒續道:「香港人將『剛才』說成『啱啱』和『頭先』;廣州人則說『啱先』。其實用字差不多,我都慢慢適應,否則又被人笑鄉下仔了。」相煎何太急?

內地比香港少懶音,乃不爭的事實。關於懶音問題,我中文系老師何文匯博士說得好──人心是:自己正確的,要求別人也正確;自己搞不清的,希望大家含含糊糊。

例如中國的國,絕大多數人不會讀錯——碌葛的got,但國gwok與角gok則並非個個能分辨(因為圓唇音較費力),於是嫌矯枉過正,講到尾,出於責人以嚴、待己以寬的自私心理,長此下去,只會和稀泥,愈來愈差。

何老師又說,藝人要擔起帶頭作用。

黃子華是少數堅持正讀的藝人,難能可貴,尤其他本業棟篤笑,我留意到,他很清晰發出你nei的鼻音(一般人會念成lei),坦白說,夾雜在gag show裏起初頗為生硬,子華卻做到了,以他紅透半邊天,證明要討好X世代要惹笑,亦不用削足適履、遷就庸俗的。

頭頭不到岸

滿口懶音談什麼捍衞粵語?退一步,連捍衞香港話也稱不上──憤青們懂新界圍村話嗎?那才是地道的原居民風味啊!

鄭經翰開咪把香港念成「康」港,他告訴我:「是蜑家音。你想想,香港這個名最初由誰叫起先?跟從蜑家人怎能怪我錯?」所以Hong Kong not Heung Kong,有些道理。

港僑英文不標準、普通話不標準、粵語不標準甚至藐視本地鄉下話,頭頭不到岸,悲哉。

撰文 : 余家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