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13日

劉健威 此時此刻

造假的淵源

網上看了一則新聞,啼笑皆非——內地不知哪個動物園,將一隻棕熊冒充作北極熊;為了像真,將牠生活的環境弄得冰凍,結果把棕熊冷得騰騰震,牙關顫抖。真是作孽。

內地私人機構造假毫不稀奇,連公家機構都墮落到這程度,怎不教人齒冷?

連賣得很便宜的雞蛋也可作假,除了騙子,內地什麼不可以假呢?

但指摘別人容易,細想之下,假風盛行,該負責的只是騙子嗎?

沒有市場,就不會出現騙子;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說,買的賣的,都屬同謀和共犯。

一般來說,受騙者大多是貪便宜。要是你買過冒牌貨、侵權產品,哪對不起,我率直地說,你也是共犯,該對今天造假盛況負責,沒資格指摘別人造假。

我想,這不只是某些人的質素,而是一個潛藏於中國文化的深層次問題。很多年前,我初到紐約,和一位在美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朋友閒談,他說:「在香港,有人拿五千萬元,拍出來的電影像有一億元效果,大家都會說他是叻仔。但在美國,沒有人會這樣想——拍一億製作效果的戲就拿一億元來拍。」這番說話對我而言,是「文化震撼」——香港不是一向崇尚他口中的叻仔文化嗎?原來不是每個文化都一樣的。

這顯然是在一個匱乏環境產生的僥幸心理——要是你很富有,你不用花五千萬來追求製作像有一億元的效果。

五千萬製作跟一億製作真沒有分別嗎?當然不可能,這只是自欺欺人。

可能貧窮、匱乏得太久了,於是這種僥幸心理已深深植入中國文化之中,也成為假貨市場的心理基礎。

所以打假,立法嚴、執法嚴固然重要,深刻的文化反省同樣重要。

到所有人都腳踏實地,相信一分錢一分貨,假貨自然少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