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10日

吳雋樗 藝術拾趣

印度教三大神明

有歷史學家估計,雅利安人(又稱原始印歐人)約於公元前2000年進入印度,逐漸開啟了古印度文明,雅利安人崇拜自然和神祇,形成了婆羅門教,1000多年後,逐漸發展為現在的印度教。

為了敬拜神明,印度教興建了大量廟宇與神像,因而也為世人留下無數的藝術遺產,印度教的廟宇的石雕藝術非常發達,廟宇內外的牆壁上都雕刻着各種各樣的裝飾,各種神祇、人物、動物的形象及生活場景都被記錄下來。

仔細觀察這些雕刻作品,可以看到人物造型的線條柔和流輰,轉角處圓潤婉約,人物的動作不同,神情也各異,退後幾步更可看到雕刻藝術大場面展示效果,好些場景為連續性的動作展示,速移視點的話甚至會彷彿看到人像在載歌載舞似的。

充滿生命力

古印度的雕功之精細,最能反映在人物或神祇的身體上,雕刻家以各種飾物如腰帶和珠寶飾物等,作為一種典型的襯托,甚至比服裝更好地襯托出人物的身段美,也注入了勃勃生機。

配飾材質與雕像人物產生了激烈的冷熱、靜動反差,由於配飾的遮擋和束縛,產生了一種有力的掙扎意味,使所雕刻人物的肌肉和膨脹感呼之欲出,體現出生命力,令石雕有了溫熱的氣息,高超技法令人佩服,也使它的魅力經久不衰。

印度教是多神教,這些神靈往往被雕在石塊上,供奉在神廟中,也會安置在普通信徒的住所裏,也深深地根植在每一個虔誠的信徒心中。雖然印度教信奉的神明以千百計,但當中地位最高的分別是濕婆、毗濕奴和梵天,他們的雕像也是最匠心獨運,藝術成就過人。

形象各不同

這3位神祇無所不能,形象千變萬化,但因為他們所司的職能有異,藝術家在創作時亦會加入這些不同,只要細微地觀察,不難把他們分辨出來。

會最容易分辨的雕像是濕婆,濕婆是印度教的毀滅之神(亦作重生之神),濕婆本身愛跳舞,在執行職務時更會跳「毀滅之舞」,所以,許多濕婆的雕像都以跳舞形象出現,如果看到一個雕像有很多手腳,形象化地表現出一種快速多變舞姿的話,那它多數就是濕婆了。

至於毗濕奴是印度教的維護之神,保護眾生,而梵天是創造之神,擁有4副臉孔。毗濕奴的雕像多數是立着或躺着,而梵天的雕像多數是立着或坐着,所以,看到躺着的多數是毗濕奴,而坐着的多數是梵天。

三大神有各自的獨立雕像,但毗濕奴經常會與梵天同時出現,因為在印度教的典籍裏,梵天是從毗濕奴肚臍上的蓮花出生的,許多藝術家都會把這個故事形象化地表現出來。

所以,當看到一個躺着的人物雕像的肚臍上有一枝蓮花,上面坐着另一個人物時,那躺着的一定是毗濕奴,而坐在蓮花上的也一定是梵天了。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