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1月2日

杜滄文 特別企劃

城市.抗災

上月中香港受到颱風「山竹」侵襲,這場35年來最大的颱風造成了嚴重破壞,包括建築物玻璃窗破裂、逾4萬棵樹木倒塌、交通大混亂等。但撇除這些經濟損失及民生的影響,以及驚心動魄的畫面,香港這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卻沒有人命損失,是達到世界級的「零死亡」標準。相比之下菲律賓北部被「山竹」橫掃,錄得120多人死亡,逾100人失蹤。固然菲律賓的人口和面積不能和香港相比,但數字背後也反映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城市的抗災力。

本世紀開始,聯合國已高度關注急速的城市化和氣候變化,將會是兩個影響未來人類發展及民生的主要因素。

2008年起,全球的城市人口超越了鄉郊的人口,即地球有過半數的人居於城市,預計到了2030年,全球人口的六成(即50億人)將居於城市;到2050年將有另外25億人加入這個大熔爐,令城市人口增至七成。

 

此外,自本世紀開始,大城市(即擁有50萬居民)的數目及膨脹率都增長迅速,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世界上31個超大城市(即擁有1000萬或以上居民)中,有24個位於發展中國家,包括6個在中國、5個在印度這兩個人口大國。估計至2030年時將有10個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躍升為超大城市(詳見圖表)。

這些發展中國家超大城市未來的發展,將影響全球人口的福祉。城市人口上升除了源於自然增長,也有從鄉村來尋找更佳機會的人、外來移民及難民。我們可用「三高」或「3D」來形容城市群體的特徵,而這些特徵也影響到他們的抗災力:

高多樣性(Diverse)

城市是個大熔爐,居民的語言、宗教、種族和社會經濟背景的光譜很闊。他們要和諧相處是有難度的,更何況在危難間團結抗災。

高密度居住環境(Dense)

城市環境人口稠密,除了環境上擠迫,卻有助居民之間的相互合作及訊息的通傳,能參與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及獲得資訊,從而提升自己的抗災力。

高流動性(Dynamic)

城市變化迅速,父母可以隨時轉工、 搬家等,孩子轉校都是平常事。城市中的弱勢兒童如街童,是特別高流動的群體,在災難發生時亦最為脆弱。

城市貧富懸殊嚴重

此外,城市人口也因為背景不同,以致抗災力有異。農村靠耕作得食,居住開支亦有限,即使收入微薄也能生活。但城市生活費高,對低技能人士來說,要以勞力去賺取微薄收入,從而支付衣食住行,甚至孩子的教育及醫療費,實在很難。因此,他們只能散居於城市邊緣地區,例如山邊、河岸、排水渠道、火車線或垃圾堆旁等,形成了貧民窟。這些地區在水災、風災、地震、疫症等災害發生時,也是最脆弱的地方。

貧民窟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城市的特色之一,估計現時全球逾8億人居於貧民窟,不僅面對着生活上的物質匱乏,原來他們的社交關係也通常較為薄弱,大大削弱了他們的抗災力。因此要提升城市的抗災力,也需要從物質和社交方面入手,協助這群弱勢社群。

踏入二十一世紀,全球每一個角落都在與氣候變化打仗,而且是屢戰屢敗。氣候變化引致的天災愈來愈頻密,嚴重程度增加,影響範圍也擴大了。以下是一些城市曾經面對的災難:

熱浪:城市的建設及城市人的活動產生的廢熱,構成了「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可以比周邊地區的温度高出攝氏2至6度。印度北部易受熱浪侵襲,氣温可以高至攝氏47度,首都新德里路面的柏油和汽車輪胎可以融化。自1992年起,估計每年在印度有2.5萬人死於熱浪。

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引致海洋升温,海水體積膨脹,加上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最大的31個超大城市,其中21個就是位於口岸,例如雅加達、孟買和加爾各答等都備受水災威脅,市內及岸邊的貧民窟受影響最深,人命和財物損失外,泛濫亦污染市內水道,容易傳播霍亂、傷寒等傳染病。

旱災:水循環的變化影響大氣的降雨模式,雨量減少又分布不平均,令鄉村倚賴種植或畜牧為生的人被迫遷徙,成為「環境難民」,其實他們對城市的資源(尤其是水和環境衞生)構成一定壓力。旱災影響撒哈拉以南及中亞這些半沙漠地區,已經是上世紀以來發生的事情。但近年在一些水資源充足的鄉村也出現,如越南湄公河三角洲這「漁米之鄉」的低窪河流三角洲,其中1800萬居民也是世界上最容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群體。根據當地範朗大學(Van Lang University)的研究,估計旱災每年導致2.4萬人遷出湄公河三角洲。

氣候升溫:全球變暖令天氣溫暖和潮濕,為蚊子傳播的疾病擴散提供理想條件;而過量的降雨形成水窪,也令蚊子滋生。溫暖的城市也會因污染而引致呼吸系統疾病增加,包括登革熱、傷寒和黃熱病,也可以在以前未受影響的地區傳播疾病。高密度的城市就是傳染病的温床。缺乏衞生設施和清潔食水的供應,也會增加與水和食物相關疾病的傳播,例如霍亂、傷寒、腹瀉、肝炎和腸胃炎。

建設有抗逆力城市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31日訂為「世界城市日」,設立這個日子旨在促進國際社會對全球城市化的關心,加強國家和城市間的合作,藉此面對機遇和應對城市化帶來的挑戰,最終為建設可持續的城市發展作出貢獻。今年「世界城市日」主題是:建設可持續和有抗逆力的城市(Building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cities)。這一個主題讓我們再思城市如何為人們提供更好的保障,提升生活質素。

根據聯合國人居署的定義,可持續和有抗逆力的城市是能積極適應和轉向可持續發展;人們遇到災害時生活得到保護,災後並能短期內復元。要達致這目標需要政府、社區和個人各個層面共同合作。政府需要確保基礎設施,例如公路、鐵路、橋樑、港口、機場和通訊網絡能抵禦更頻繁的暴風和洪水,而供水及排污設施、天然氣管道和海岸防禦系統、工業單位能面對更大風險。同時,在社區層面需要加強城市經濟及資源分配,讓大家都能獲得安全居所、清潔食水、衞生環境和穩定又安全的能源供應,還要設立預報系統、穩固的交通基礎設施、讓居民隨時能在災難發生時撤離。

加強社區組織合作

組織社區居民之間合作和鼓勵融和的關係,可加強社區組織合作抗災,和災後的重建及復元力,減低災難對社區人士(尤其是貧窮人)的影響。鞏固貧窮人的抗逆力,例如提供生計培訓,以增加他們的收入,長遠改善生活環境。扶貧發展組織,例如宣明會在社區和個人層面上,也能發揮一定的效能以鞏固弱勢群體在城市的抗災力,以下是兩個例證:

增強柬埔寨人的土地權利:基於歷史因素,柬埔寨的土地擁有權法十分複雜,令居於非正規居住地區的脆弱社區面臨被迫搬離家園的風險。宣明會在首都金邊的邊緣工作,提高社區人士對土地權利的認識和理解,並協助居民保護權利。透過宣明會的協助,逾半數受助地區的居民取得居所的土地使用權;其他社區亦能阻止被驅逐。這些基層社區甚至獲得政府為道路和其他基本服務提供資金。這些成果讓居民能在一個安全環境建立安樂窩,孩子又能健康成長,免受災害威脅,整個社區的抗災力得到提升。

守護孟加拉達卡貧民的健康:達卡約有400萬人居於貧民窟,為了改善當地貧民的健康和生計,宣明會一直與社區、政府的水務和衞生局及其他志願團體合作,為弱勢群體和家庭提供安全食水、衞生和廢物處理服務,建立了一個清潔衞生的社區。在水災發生時,市內的水道和食水系統不致受到污染,居民健康因而得到保障。此外,孩子在學校和社區也學習到良好的衞生習慣,有助減低經水傳播疾病在稠密社區散播的威脅。

香港人對「城市」一點也不陌生,我們也常常有機會到世界各大城市旅遊或工作。今年的「世界城市日」剛過去,我們今後應更關注世界其他角落的城市人仍面對的災害威脅。我們期盼這些城市在發展之餘,也可以為居民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和有抗災力的城市。

圖片提供:宣明會

撰文:杜滄文_宣明會高級傳訊主任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