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
有點難以接受某牌子藥品新廣告,很和諧,很勵志,但拆穿了,以偏概全、粉飾太平、逃避現實、販賣廉價幸福。
名副其實止痛。
先此聲明,畫面拍得美,林海峰先生配音到位,甚至我相信創作團隊出發點亦是善意;殊不知孔子有言:「鄉愿,德之賊也。」濫好人轉移視線,形同遮掩問題同流合污,舉例:「畀碌竹佢,起到摩天大廈𠻹呀。」懂搭棚不等於懂起樓,外地大多採用金屬鷹架,竹棚危險性較高,搭棚工友的安全湮沒在地產大茶飯,更重要是,起到摩天大廈又如何?工程師都未必買得起,工友住劏房,養蠶姑娘穿麻衣裳,一世沒着過絲綢,得個做字。待得樓價跌,首先失業卻是他們。
我說以偏概全,廣告起首即曰:「香港人唔開心?喂幫人打氣又好叻噃。」Key up「世界啦啦隊錦標賽季軍」。然後再反駁:「呢度文化低俗?」Key up某學生「世界口琴節兩屆冠軍」──關香港人什麼事?關十幾個香港人事。我並非否定他們為港爭光的成就,但的確不能局部代全體論證出開心和文化不低俗。為什麼「爬上珠穆朗瑪峰十九歲咋」?對,為什麼?因為再大一些便要為口奔馳,每周工時才真正世界級地長,哪有餘力發展興趣?
錯誤類比
「畀個轆佢吖,佢碌贏全世界。」又key up獎項云云,把事情簡單化、盲目樂觀化,誤導觀眾以為單車運動員資助一條輪胎便夠,等於幫政府講好話,誰說它不支持體育啊!緊接「畀碌竹佢」,根本故意錯誤類比,不贅。
最難頂是:「唔好再講邊個城市超越邊個城市,你唔悶我都悶。」喂,廣告上文豈非不斷強調「國際級」、「贏全世界」嗎?怎麼忽然又講不要互相比較?即是個別勝利就唱通街,整體經濟落敗就鴕鳥政策、不准提?貴子女讀書成績不斷墮後,還振振有詞當你的警告如耳邊風答道:「你唔悶我都悶。」合理嗎?我在另一份報紙專欄批評大台劇集內容過時,有讀者留言:「批評TVB old school這件事,本身都好old school。」作為俏皮話,fine,但結果社會不會進步囉。
最終滅亡於怕悶和麻木。
付諸流水
廣告結語頗和稀泥:「香港人務實,做好自己,就一定有成績。」沒什麼可質疑,不過,辛苦儲來的千億儲備拿去擔沙塞海,只知做好自己而不知監察政府,成績恐怕付諸流水。
作為成藥,該品牌陪伴我們拚搏,在捱更抵夜無暇去睇醫生時,幫到打工仔等於幫到香港繁榮,須知道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即使宣傳片,也請別淪為無效的安慰劑(Placebo)。
撰文 : 余家強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