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0月24日

冼卓鏗醫生 骨場精英

少肌症對健康的影響

社會愈趨富裕,一般人對健康的關注提升,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及健康資訊,長者對退化性病症及骨質疏鬆也有很多認識。但各位有聽過少肌症嗎?知不知道這病對健康的影響嗎?

少肌症(Sarcopenia)是近10年新興的概念。2010年歐洲長者少肌症關注組(EWGSOP)已為少肌症作定義:它是一種漸進及廣泛性的骨骼肌毛病,會增加患者跌倒、骨折、行動不便甚至增加死亡率的一種疾病。以往一般會用肌肉量(Muscles Mass)來定義病症的嚴重性,2018年EWGSOP改為以低肌肉強度(Low Muscles Strength)作少肌症最重要的斷症指標。

少肌症會增加長者跌倒及骨折機會,影響心肺功能,甚至與認知障礙有關,令生活質素大大降低。最近韓國研究發現,少肌症患者的膝關節痛比沒有少肌症患者高。那麼怎樣診斷及預防少肌症?

診斷少肌症的方法可大致分為臨床及影像檢查。比較簡單的臨床方法為步速測試法。我們會量度病人行走4米平路的正常速度,如果速度在每秒0.8米以下,嚴重少肌症就被診斷出來。影像方面,可以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檢查大髀中段的肌肉量,因為該指標跟身體整體肌肉量成正比,在診斷少肌症上十分有用。

那麼我們怎樣預防?人體的肌肉量在青春時期是最高的,到40歲後會以約每年1%至2%的速度流失。很多人認為多做運動便可,但我們要分清帶氧運動及負重運動的分別。香港人,尤其是女士,比較害怕做負重運動,怕會使身體變粗,於是只做帶氧運動如跑步。帶氧運動對心肺功能很好,但對延緩肌肉量流失幫助不大。其實負重運動並不可怕,簡單如深蹲或提數磅啞鈴已能對肌肉造成刺激,減慢肌肉量流失。大家切勿小看少肌症,因為已有不少研究發現少肌症令患者較多患病住院,住院成本也比一般人高。今天就一起多做負重運動,一起對抗少肌症吧!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