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10月11日

占飛 忽然文化

中國人何以愛看宮鬥劇?

在美國,10月一向是電影淡季。有意爭奧斯卡獎項的電影未上映,以免評審過早看了,到明年印象模糊。商業娛樂大片大多在暑假已和觀眾見面,因而10月上映的大多是B級片。豈料第五次重拍的《星夢情深》(A Star Is Born)和《蜘蛛俠》中的配角《毒魔》(Venom)竟可以在這檔期成為賣座片。

箇中理由不難揣測。電影和電視劇各有市場。電影愈來愈重場面、動作、特效、奇觀而輕故事、橋段、人物,皆因A級電影成本愈來愈高,必須兼顧全球市場才有利可圖。要取悅全球觀眾,人物難免「離地」,故事和橋段不能太複雜,太多轉折,以免其他地區的觀眾看不明白。反之,電視劇的對象是本地觀眾,題材比較貼身,而且成本有限,場面、動作無法媲美電影,只好還原基本步,以故事、人物取勝。

人生幸福觀

近年,香港少有「煲劇」潮,並非港人口味改變,而是沒有好劇可「煲」。內地的電視劇後來居上,由《武媚娘傳奇》、《甄嬛傳》、《瑯琊榜》到早前的《延禧攻略》、現今的《如懿傳》等等。嚴格來說,這些不是歷史劇,也許主要角色歷史上真有其人,但劇中事件並非件件可考證為史蹟,大多數是編導虛構的情節,一如《三國演義》,演義多過歷史。歷史,只是一件華麗的外衣而已。

上述各劇大多講後宮妃嬪的恩怨爭鬥。有評論認為,這類電視劇已獨立於歷史劇,自成類型(Genre),至少副類型(Sub-genre),可名為「宮鬥劇」(即後宮鬥爭劇),幾乎每齣在內地都收視率甚高,成為熱議話題,連看了半個多世紀電視劇的香港觀眾也為之着迷。

「宮鬥劇」不是歷史劇的變種,反而是港產電視劇輝煌時代流行的「豪門爭產劇」的變種。後者爭的是家產,「宮鬥劇」爭的是皇帝的寵。注意:是寵,不是情,更不是愛。要知道,專制王朝設立後宮,正正是防止皇帝真愛一妃。妃嬪多多,純為滿足皇帝的性慾及多生龍種,繼承帝位。若然皇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獨愛一妃,反而不妙。一來,後宮眾妃受冷落,必糾紛多多,皇帝不勝其擾。二來,皇帝如像唐玄宗情迷楊貴妃般「從此君王不早朝」,疏懶政事,乃國之不幸。皇帝一旦真愛一妃,連大臣也會上書勸諫。《漢書》記載:漢成帝好色,杜欽即上書勸諫「抑女寵」、「受寵偏於一人,則繼嗣之路不廣,而嫉妒之心興矣」。皇帝左擁右抱反而是好事,千萬不要「寵偏於一人」。「宮鬥劇」中的女主角要得到皇帝的真情、真愛,注定失敗。

一般電視劇觀眾不認識豪門,更不了解真正的富豪生活方式,只知彼等有錢有權。在功利主義、金錢掛帥的國人眼中,富豪是羨慕對象。「豪門爭產劇」正正要安慰這類觀眾:豪門生活並非想像般快活無憂。反之,豪門內爾虞我詐,風波險惡,反不如清茶淡飯的平民生活幸福。有什麼比豪門更豪?當然是皇帝的後宮了!跟「豪門爭產劇」一樣,「宮鬥劇」正要暗示飛上枝頭變鳳凰是禍不是福,還是安分守己、知足常樂更好!這是傳統儒家的「人生幸福觀」。

只有潛規則

無論是後宮抑或豪門,乃至一般家庭和職場,中國人都很難避免人與人的鬥爭──是鬥爭,不是競爭。競爭有規則,就算規則不公平,至少也有規則。輸了,大可瀟灑或憤而離場。鬥爭卻沒有規則,更準確點說,就是明裏有規則,暗裏不擇手段;表面大仁大義,內裏奸淫邪盜。國人處處都遇到類似的「只有潛規則」的處境。內地人愛看「鬥爭」劇,原因不必畫公仔畫出腸了吧!港人也愛看,正反映了人要擺脫傳統心態,難矣哉!

美國的家庭倫理劇,一般都是主角忍受不了家人,成年後一走了之。中國的家庭倫理劇則不同,始終家庭在國人心目中地位超然,正所謂:「你可以離開家人,但家人卻仍活在你心中。」何況,後宮是「一入侯門」便無法離開的地方。後宮恍如羅馬帝國的鬥獸館,眾女恍如困獸,不鬥不行,還要鬥至死方休。國人就是愛看這種劇!

撰文: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