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1日
做升學顧問這一行,一般學生在英國寄宿學校適應後,就會甚少與我聯絡,所以每當同學暑假返香港前來探我,我都會份外興奮,把握時間傾偈。獨立及有準備的大多數,無論是日常生活、人際關係,還是報讀大學方面,其實都已經處理妥當,但每年亦有數以百計同學着急地約見,要求幫忙選科及填妥申請大學程序,所以暑假我也特別忙碌。
其實英國的寄宿學校一般都設有升學就業部門,以協助學生鋪謀前路。不過大部分升學就業部作風都很本土。以我經驗為例,儘管我當年成績科科A,部門建議我報的大學,卻多是排名三十以外的中游學校。有人解說,原因是因為寄宿學校做法一向保守,跟我們香港人冒險進取截然不同,亦有人認為是因為當年本地人(政府津貼學費)被取錄機會比外國人(付較高學費的)低,從而學校升學部門主任習慣給予較保守的建議,令海外生可能錯失良機。
因應排名選大學
我平日對英國寄宿學校有讚無彈,但論到對海外生報大學過程的支援,有某些學校卻有改善的空間。
香港同學去英國,選中學不必睇排名,但說到選擇大學方面,排名就是重中之重。原因太多,先不談排名直接與學校學術研究資源有關,從而影響師資及設施。容許我更Hong Kong style膚淺地講句,將來回港謀事,不少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仍然會用排名榜來標籤學歷,從而作出聘請與否。
就着這些選大學、報大學問題,一篇文章實難深度分析竅門,所以無論是否我當年幫你出國入讀寄宿學校,只要你有任何疑問,或想有個 second opinion,也可以電郵給我,我答應必定會一一回覆,畢竟當年我亦走過不少冤枉路。
想今年9月入英國大學?劍橋、牛津已經不必想,頂尖名校如 Imperial College、Warwick、 Durham、 UCL等,熱門科目如經濟、藥劑、法律,學額基本上已經向隅。即使尚餘少量,取錄要求亦會更加嚴苛。老套地講句,明年請早。
下星期我會為大家解讀如何及早為2019年報英國大學作籌備。
作者為英識教育創辦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重讀 |
上一篇: | 親身感受財富「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