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
適逢今年世界過敏周的主題是濕疹,揭示了過敏患者生活上所遇到的種種實際困難。當中幾位我所診治的病人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個案1
剛認識阿如她只是10歲左右的小學生,當她和母親剛走進我診所時,我一眼便看出她們的來意,是要診治身上明顯又嚴重的濕疹。所謂嚴重,是因為濕疹已經遍滿全身,而且全身通紅發紫、表皮脫落,坐在診所只是一會兒,但在診症的椅子上,已經遍布從她身上掉下來的皮屑。但其實最令我擔心的是,阿如一直低着頭默不作聲,回答問題時,她只是緩緩地點頭,輕聲簡短回應,不願多說,跟其他蹦蹦亂跳十歲八歲的孩子們有很大對比。向家人了解之後,我便知道這幾年來,身上長期痕癢的濕疹不但令她難以集中精神學習,她更因此而受到同學們的排擠。同學看見她的樣子都不敢和她做朋友,有些人更害怕她的病會傳染,故此同學都有意無意地避免與她接觸,所以她從來不敢主動去找人傾訴或結識朋友,亦同時大大打擊了她的自信。
身體欠佳常被嘲諷
個案2
阿文是一名就讀中學三年級的學生,他患有持續性哮喘,需要每日使用高劑量的預防藥物,但他仍然一年入幾遍醫院,亦不能應付稍為劇烈的體力勞動,故此他甚少運動,為人文靜內向。在學校裏,他經常被同學嘲諷不是男子漢,是「女人型」,令他非常不悅。但無奈身子不好,他非常羨慕那些擅長運動的朋友,並夢想終有一日可以運動自如,和朋友們在球場上一起切磋,廣交朋友。
個案3
阿龍是剛剛出來社會工作的年輕人,在辦公室工作初期,常常因為午飯問題煩惱,因為他有嚴重的食物敏感,只要食物裏面有微量的雞蛋,他便有機會出現過敏性休克,隨時不省人事甚至有生命危險。更麻煩的一個難題是如果他身邊有人食雞蛋,他都會不舒服,輕則鼻痕眼痕流眼水,皮膚長出紅疹,嚴重時眼部嘴部或手腳都可以腫起來,甚至引發呼吸困難, 所以他不能如常在外面餐廳進食,只可以從家裏帶飯盒回公司吃。在公司裏有時同事問起他是什麼食物敏感,他都不願多說,因為每次回想起求學時期的經歷,他便不敢再說下去了。那時,同學們知道他是哪類型食物敏感後,便會用那些食物來跟他開玩笑,更會偷偷地把那些食物藏在他的書櫃裏或衣袋內,令他非常害怕。有一次,那些同學更把一隻有殼的熟蛋放在他的飯盒裏面,又偷走他的過敏急救針,令他非常氣憤和難過。
以上的例子其實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過敏症病人正默默無聲地忍受着種種的欺凌欺負,又不知怎樣面對!
脫敏治療改寫人生
幸好現在醫療科技進步了許多,一些以前我們以為不能根治的過敏性疾病,例如食物敏感、哮喘、皮膚敏感、濕疹、鼻眼敏感、寵物敏感、藥物敏感等等,只要找出什麼是致敏源頭,便可運用脫敏療程,令患者與過敏病症說再見,達到全面控制、再無過敏症狀的果效。
而且社區現在更有一些病人互助小組,讓他們了解更多關於其自身過敏疾病的資訊,並與其他病人互相分享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難,以及一些解決的秘訣和辦法。此外,一些較為嚴重的個案,小組會協助患者尋求社工或專職護士的協助,以盡量減少病人所受的欺凌和誤解。
作為醫生最滿足的一件事,莫過於在與病人同行的時候,能親眼第一時間見證病人的病情好轉,尤其是一些以往無法治療的疾病,現在藉着這些嶄新而有效的科學療法,配合病人的診斷和病情,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不單只是身體上,更是身心靈的全人改變!
舉個例子,個案1所提及的阿如,現在已經是高中學生,病好之後,她學業成績突飛猛進,上課非常用心,所以考入了一所她心儀的中學,而且她很有音樂天賦,經常隨交響樂團到海外交流,現在的她已經不再孤立自己,說話非常主動和流利,更立志希望成為醫生,幫助有需要的病人,並相信她自己的經歷可以更容易幫助病人並與他們產生共鳴。
第2位病人阿文現在已是大學生,由於不再受哮喘困擾,故此在大學裏加入欖球隊,通過嚴謹的訓練,現已是身材健碩、高大威猛的男子漢,身邊再沒有人提及以前「女人型」的事了。
至於第3個個案中的阿龍,他剛接受了大半年的雞蛋脫敏治療,雖然仍然不可以隨意食雞蛋,但是,他現在已經不再害怕其他同事在他身邊吃蛋,而且更可以和他們一起外出用膳,亦不怕吃了少量含有蛋的食物而出現致命的嚴重過敏反應,而且情況一日比一日好,正計劃在醫學監測下吃更高份量的雞蛋,生活逐漸回復正常。
可見過敏性疾病其實對一個人的身心靈都有非常長遠而多方面的影響。透過適切的治療,其實很多過敏症是可以治癒的。而世界衞生組織已經為減低慢性疾病訂立了長遠的目標,希望透過各方面的推動,能幫助我們減輕慢性疾病帶來的困擾。其中香港過敏科醫學會所提倡的「香港預防過敏指引」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希望透過注重日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大家減少受到過敏病症等慢性疾病的影響。
撰文: 陳偉明醫生_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兒童免疫及傳染病科專科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鬱證的中醫調治 |
上一篇: | 營銷鬼才 教活用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