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
年少多好,青春無限,尤其是運動場上,年輕力壯勝過老態龍鍾,所謂盲拳可以打死老師傅,孰真孰假?周二世界盃四強激戰,比利時平均年齡絕對不大,但瞄一瞄法國陣中的生牯仔,對比鮮明,年齡不獨是身份證上的數字,而是暗藏實力指標的冠軍啟示。
俄羅斯世界盃進入白熱化階段,現任比利時首相米歇爾敲定前往聖彼德堡,為歐洲紅魔吶喊助威,相信會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看台上交鋒,正如睇留言好過睇新聞,政客的戲味不遜於球星。追古溯今,兩國關係密切,唇齒相依,法語是比利時官方語言之一,故此法甲曾幾何時成為比國將帥主要的集結地,如上一代的史施富(Scifo)、韋莫斯(Wilmots),現役法甲兵則有梅尼亞(Meunier)及泰利文斯(Tielemans)。
不得不提,現効車路士的夏薩特(Hazard),正是在法甲里爾成名,一門三傑兒時最崇拜的球星就是法國上一代球王施丹(Zidane),三兄弟穿起高盧雄雞10號戰衣的舊照近日再被翻叮,網上瘋傳。「我們三兄弟印象最深的就是1998年世界盃,家中只有法國波衫,所以多年都是支持法國隊。」27歲比利時隊長夏薩特,轉戰英超前就被譽為「比國施丹」,冀借世界盃更上一層樓,名正言順繼承偶像的衣缽。
全球一體化之下,歐洲紅魔集各國之大成,也許是教識徒弟無師父,惟法國名宿亨利(Henry)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加入比利時教練團,向主帥馬天尼斯(Martínez)取經。「整套戰術是由他部署,我是抱住學習的心態加入。」隔牆有耳,作為1998年冠軍功臣,亨利提供的軍情使祖國有所忌憚,當年隊友兼法國主帥迪甘斯(Deschamps)坦言:「我倆曾經是隊友,但落場無父子,他對我們深入的了解,可讓比利時獲益良多。」
夏神亨利各有心事
訊發達,軍情交換、窺探比幾十年前容易,正如門將撲救十二碼前,往往已經摸清劊子手的習慣,喜歡選擇射向哪一邊、有什麼假動作等瞭若指掌。反而有一樣東西是難以提早防範,那就是敵人在球場上的執生應變,當中包含能力和閱歷,君不見青春班愈來愈難出頭,李斯特城和葡萄牙分別是近年聯賽和國際賽超級黑馬,惟班底的年齡同樣偏高,不似偶然。
不論年齡,唯才是用,這句話可圈可點,問題是球迷以為青春就是本錢,但在世界盃卻難成必勝方程式,甚至有對錯焦點之嫌。歷屆世界盃冠軍隊的平均年齡為26.5歲,年紀太大走不動,年紀太小未懂性,由1994年至今大都介乎26至28歲之間,當中僅得兩隊例外,一隊是史上最年長的意大利,2006年奪冠時超過28歲;另一隊是2010年冠軍西班牙,當屆平均年齡比起2014年的德國更年輕,只有25.9歲。
26歲以上有盃捧
今屆世界盃平均年齡最大的頭13隊之中,僅得巴西和俄羅斯殺入八強,西班牙、葡萄牙等悉數出局,而比利時和克羅地亞則在中游位置,分別為27.6歲和27.9歲,也就是足球員最當打的年紀。其實,狂牛當年的冠軍陣容儼如「欺騙AI」,皆因陣中25歲以下的小將,上陣機會寥寥,卡斯拿斯(Casillas)、佩奧爾(Puyol)、沙維(Xavi)是絕對主力,年紀都在28歲或以上。
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才庫是充裕,平衡陣容結構是教練的責任,選人時最好包含老、中、青三代,中前場大可選擇出道不久的初生之犢,但後場適宜重用老謀深算的戰將。近屆世界盃,西班牙和德國的平均年齡相對年輕,惟史上每隊冠軍隊之中,必定至少帶同兩名「3字頭」老將,呼應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金科玉律。
我們不妨再看四強陣容,法國和英格蘭充斥小鮮肉,22歲的迪利阿里(Alli)、23歲的史達寧(Sterling)、19歲的基利安麥巴比(Mbappé)、22歲的班捷文柏華特(Pavard)等也是正選,聰明的主帥就懂得至少放1、2名老將在場內指揮、提場,鎮定軍心之用。
總結而言,四隊中最受熱捧的法國防線年紀太輕,經驗不足,恐怕需要幸運之神開路,而英格蘭則未到收成時,下屆世界盃再說。比利時和克羅地亞的平均年齡剛好是葡萄成熟時,大熟大勇,有望成為新科冠軍。
撰文 : 咖哩略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