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8日

黃靜美智子 人情味濃

在地味道 社區情懷 台灣貝果王「味」力不凡

台灣「好丘貝果」是人氣美食品牌,據說去年在當地售出100萬個外,最近品牌來港開設Pop-up店也引來人龍「一親香澤」。

到底「好丘」有何「味」力?品牌創辦人之一的馬天宗說,好丘一直以誠心、好意來製作美食,除了每個貝果也採用在地有機、時令食材製作,致力呈現台灣農業的風土與特產外,零售店也扮演着社區的橋樑,推動社區人情、在地文化,甚至愛護地球的環保訊息。

「好丘貝果」是台灣的著名食品品牌,品牌特別重視本土食材,展現在地的「真味道」。好丘創辦人之一的馬天宗直說,品牌希望以誠心、好意來製作貝果,讓大家可以吃得安心。因此品牌選擇食材方面,首要是盡量採用台灣的在地蔬果物產,當中他們的團隊會親自到訪產地,先做詳細的田野調查,精挑細選一些有機耕種和沒有殘留農藥的食材,然後和農夫商討產量訂購,確保食材質素。他侃侃而道:「台灣的農業很特別,在土地有限下,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農作物獨特一點,所以也注重耕種方式、品種和口味,很珍惜自己種出來的東西。」

現代觀念 健康至上

另外,不時不食也是他們選料上的一大考量。近年大眾愈來愈着重食物的製造方法,不想攝取太多防腐劑和人工色素,追求吃得健康。馬天宗非常認同現代人的飲食觀念,認為食材需要符合節氣,即不時不食和食得新鮮。因此好丘貝果會根據季節推出時令口味,像盛夏冰品就是採用新鮮健康的食材製作,「我們很驕傲的說,我們的食物是煮給家人吃的,雖不是最夢幻精緻的,但是讓你很安心,像媽媽煮給你吃的東西。」

貝果是美國式早餐最常見的食物之一,曾在紐約生活的馬天宗說,吃貝果對他而言是種常態,「那裏貝果的口味很多,口感也不像一般麵包,可是不覺得特別新鮮。其實吃好丘的貝果,就像吃台灣的水果,餡料很飽滿,味道很清香。」

好丘的製作方法一絲不苟,「我們堅持每一顆貝果都是用手工揉捏入餡,而不是利用機器。我們又堅持讓貝果以自然方式完整地發酵,一般麵包發酵時間大概只有30分鐘(有的會是一、兩個小時),但我們必須經過8小時發酵。另外,我們是利用水煮烘烤,這是較傳統的做法,我知道有些做法是以水氣噴它,再去烘烤,可是沒有水煮那麼好吃。」好丘的貝果經過長時間發酵,使麥香更加甘醇突出,外皮光亮,圓潤飽滿,裏面鬆軟,入口帶嚼勁。與坊間有些貝果出品相比,放久了就會變扁扁的,這正因發酵時間不足,以及水煮的時間不夠。

食物載體 連結社區

食物是人類的一種文化,也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我們靠食物來認識自己,來聯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建立我們與世界的關係。」食物在馬天宗的心裏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好丘也不單單是餐廳或外賣店,甚至逐漸成為社區生活的一部分。

品牌命名為「好丘」,其實帶有期望所有美好的人、事、物能聚集成丘的意思。品牌曾經舉辦簡單生活節、社區畫展、本地音樂會、以物易物市集等等,當中以環保永續為重要原則,例如店舖很早就改用不銹鋼飲管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曾指出,台灣人年均塑膠袋用量是歐盟的3.9 倍。為肩負在當地宣揚環保的使命,品牌開始推行二手手提袋回收行動,嘗試推己及人,帶動環保生活,「我想很多人家裏應該也放着二十個提袋不用吧?那只要你拿二十個提袋來,我就送你一個貝果。結果我們的分店都積了很多提袋,並讓客人能循環再用。這是一個分享好心的回饋,真的非常美好。」

馬天宗意興盎然地分享更多舉行過的活動,如有一次在天母店發起募集二手外套捐贈活動,然後轉贈給慈善機構,「有一年聖誕節,我們本來想做聖誕樹糖果等,可是想到聖誕的精神是分享,我們就思考能不能把這份精神做得更好?於是我們辦了一個捐冬衣的活動,鼓勵大家把家裏的冬衣都拿出來。」他特別提到同事陳佩婷(Bella)因不想捐贈的衣物隨便丟在門口,於是提議寫下一些捐衣要求,「第一是大家要檢查口袋有沒有漏了東西,第二是衣物要先洗過的,第三是要把它們疊好。我們也歡迎他們寫下自己是哪裏人,名字叫什麼,我們要怎麼謝謝你。最後這個活動在兩個禮拜一共捐了八百件衣服。大家都很熱心,我們也很感動。」

既然品牌一直強調美好的生活形態,那麼對於馬天宗來說,什麼才是「美好生活」?「我想,美好生活是一種balance,是一種游刃有餘的生活。」庖丁解牛之所以游刃必有餘地,因為深明了解剖牛體的自然結構,方能技巧純熟地避開筋骨處。他認為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正是源於這樣的專心致志,然後才能達至悠然自得的境界,像自己在大學時期念工程,後來在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攻讀劇場設計、技術設計及製作管理,直到長大後才明白,全賴累積了這些經驗,如今從事創意工業時才能善用邏輯思考解決問題,讓各類型的文化活動層出不窮。

馬天宗心目中對美好生活的定義不僅如此,因為生存於世,並非孤身一人,因此美好生活也包含了與人分享,「我希望把我們覺得快樂的事情分享給別人。像經營好丘,無論做簡單生活節、做音樂平台,都希望把美好的事情跟大家分享。」說着,他不忘笑言:「如果只是我自己關在房間裏游刃有餘,那會很無聊的啊。」

製作一顆貝果,經過揉捏入餡,自然發酵,水煮烤焗,就得以完成。可是,社區生活形態和農業永續發展需要漫長的堅持,方能積沙成丘。

撰文:黃靜美智子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